市政府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总要求,紧扣“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实施实体经济“大升级”行动,把高质量平台“强能级”奋斗出来。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区,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深入推进“*科创18条”落地见效。上半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节点上线运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加快建设,*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总数达*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总数达*家。
(二)实施企业发展“大培育”行动,把高质量行业“竞争力”奋斗出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工业投资增长*%,其中技改投资增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纳米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新认定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家,总数达*家。出台《*市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实施招商引资“大突破”行动,把高质量经济“新动力”奋斗出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项目招引。上半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工业园区成功举办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一批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项目落户;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引进多个台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太仓积极对接上海,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实现招商新突破。同时,加强与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提升*投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实施重点项目“大攻坚”行动,把高质量项目“集聚地”奋斗出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保障。上半年,全市*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沪苏湖高铁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号线开通初期运营,苏台高速七都至桃源段、常泰长江大桥接线等项目加快建设。盛虹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恒力120万吨/年聚酯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实施城市品质“大提升”行动,把高质量城镇“新品质”奋斗出来。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半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万平方米,惠及居民*万户;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万个,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新增城市绿地*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进5G网络全覆盖,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加快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样板;相城区高铁新城加快集聚高端资源,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六)实施美丽乡村“大振兴”行动,把高质量乡村“新面貌”奋斗出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新增高标准农田*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总数达*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建成特色康居乡村*个,累计达*个。张家港市永联村、常熟市蒋巷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七)实施生态文明“大创建”行动,把高质量宜居“优环境”奋斗出来。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半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太湖水质总体保持良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河道整治*公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新增绿色工厂*家,推广新能源汽车*万辆。*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昆山锦溪镇等入选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八)实施社会民生“大改善”行动,把高质量群众“幸福感”奋斗出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以上。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所,新增学位*万个。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增医疗机构床位*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
(九)实施平安稳定“大护航”行动,把高质量百姓“安全感”奋斗出来。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以上。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成功举办第*届世界遗产大会等重大活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消费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加力;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政府自身建设还需不断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一)持续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确保政策直达快享。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帮助企业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消费扩容升级。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等。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环境品质。推动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1030”产业体系,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二)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提升*实验室、国家超算互联网*节点等平台功能。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
(三)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聚焦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产业集群集聚度和稳定性。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集群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车间。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