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暨综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过为期一周的紧张学习,全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暨综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即将圆满结业。在此,我代表县委政法委,向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付出的授课老师、工作人员致以诚挚感谢!
本次培训是县委着眼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近年来我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一次政法综治干部集中培训。培训期间,我们邀请了省市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执法规范化建设等专题进行授课;组织学员赴先进地区开展现场教学,学习“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建设、智慧警务、网格化管理等经验;开展了“政法工作现代化怎么干”主题研讨,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总体来看,这次培训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预期目的。
下面,结合本次培训主题,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政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刀把子”始终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一)坚持政治铸魂,在深学细悟中夯实思想根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原原本本学,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作为案头卷、工具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要融会贯通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县委全会部署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创新方式学,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政法青年说”“微党课竞赛”等活动,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二)站稳政治立场,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政法工作放到全县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要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2万条,破获邪教渗透案件3起,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要全力保障经济发展,建立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解决涉企难题230个,侦破合同诈骗等案件57起,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要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创新“生态警务”模式,破获非法采矿、污染环境案件45起;推行“信访+法治”化解机制,攻克5年以上信访积案12件,以政法担当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严守政治纪律,在令行禁止中锤炼过硬作风。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开展“纪律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同一切违背“两个维护”的言行作斗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严守组织纪律,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严守廉洁纪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好“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奋力开创政法工作现代化新局面
当前,我县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依托“大数据+网格化”,构建“县镇村”三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要创新矛盾化解方式,推广“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建设,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扇门受理、一站式解决”。
(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要聚焦“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县”创建目标,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时响应”的治理体系。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将全县划分为1280个“全科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320名,实行“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三级管理,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2024年通过网格化解矛盾纠纷876起,化解率达98.2%。在智慧赋能领域,投资4800万元启动“雪亮工程”四期建设,新增高清摄像头1200路、人脸识别系统200套,打造“智慧社区”平台集成车辆识别、高空抛物监测等18项功能,构建起“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中间有网”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建立“扫黑除恶常态化”领导小组,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7起,追赃挽损860万元,特别是针对养老诈骗开展“银龄守护”专项行动,阻断诈骗电话1.2万次,为老年人挽回损失320万元,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7%。
(三)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锚定“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目标,打造“法治护航发展”新引擎。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将106项审批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平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5%;设立“企业法治体检中心”,为126家企业开展合规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238份。在规范执法领域,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配备4G执法记录仪650台,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可溯;建立“案件评查+瑕疵通报”机制,对2023年以来办结的3200起案件开展质量评查,整改程序瑕疵问题47个,行政诉讼败诉率下降至1.2%。在普法宣传层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七进”活动320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1800名,打造“民法典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12处,全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覆盖率达85%,相关经验被《法治日报》头版报道。
三、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关键在队伍。我们必须坚持“五个过硬”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一)突出实战实训,锤炼过硬本领。要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在专业训练方面,除定期举办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业务骨干培训班外,创新开展“政法夜校”“法官讲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