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中正官的选拔是注重人才的重要职务,但逐渐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垄断,使得这一制度成为他们培植门阀士族势力的工具。在这个时期,“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然而,中正官们选拔人才只看重门第,不再注重乡里对其德行的评议。因此,西晋社会逐渐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政坛上也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官员的忧虑,当时的司隶校尉刘毅上书批评九品中正制度有“八损”,建议“废除中正,取消九品制度”;司徒卫瓘上书要求“恢复乡议里选”。然而,西晋皇室司马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正是依靠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因此,尽管这一制度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他们却选择视而不见,借口“法宽有由,积之在素”。门阀士族们在经济上还享有依品占田、荫客、荫亲属的特权,在教育上也可以进入专门的贵族学校“国子学”。这些特权对西晋社会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8674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8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