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机制?

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为了履行食品安全的责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四个最严”的要求,着力加强食品安全的地方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两个责任”)。近年来,黔东南州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连续被评为A级,为推动该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加强党政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只有党政部门真正担负起责任,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党政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范围,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其次,党政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只有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才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行。

同时,党政部门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责任的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总之,强化党政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党政部门真正担负起责任,形成合力,才能够实现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保障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民心的重要工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黔东南州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原则,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党政同责,是指党委和政府要共同承担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们要坚决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州委常委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要定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等。通过这些政策,我们要构建州、县、乡三级党政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实现党政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目标。

加强分级包保措施。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确保分层分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全州已确定了A、B、C、D四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计3.53万户。为确保责任到位,已落实1.47万名干部的包保责任,并建立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同时,每季度将进行督导,以确保在产在营获证主体的包保覆盖率达到100%。此外,还将全面归集包保主体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加强推进机制的措施。为了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我们将把其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平安建设考核和巡察重点内容,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确保食品安全目标的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和科普宣传工作。预计到2022年,全州将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服务上门、以案释法等活动361次,同时还将聘请一批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和组织参与食品监管工作,以形成社会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加强治理能力,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

为了提高治理水平,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提高其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食品,避免食品安全风险。

总之,提高治理水平和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通过管控来解决,更需要从产出环节加强治理。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监管体制,将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黔东南州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严”为原则,从源头上严格防范,严控风险,严格管理过程,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以此来构建起每一道防线的坚固防护。

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推行“日常管理、周常排查、月度调度”常态化、规范化、信息化机制,全州45家“五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到2022年共发出倡议书4800份,为企业提供164次上门服务活动,加强企业对法律的意识,自觉地履行主体责任。

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放心行动,严格审核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确保100%的合规率。同时,也要确保小作坊的建档率达到100%,并对校园及其周边的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检查,覆盖率也要达到100%。

在食品流通环节,我们将推进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建设。目前,全州16个县(市)已经实现了农贸市场和超市经营主体在追溯管理系统的全覆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追溯监管数据超过3万条。这样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成果。我们将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同时完善对问题的分类处置。截至2022年,我们已经查处了1062起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取得了显著的震慑效果。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农村“红白事”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全州的716个村推行“合约食堂”制度,将食品安全作为合约的首要内容。我们倡导文明新风,创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方法和路径。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来源:中国质量报

两个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机制?

两个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机制?

两个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机制?

两个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机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8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