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县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年初由国务院食安办、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XX同志通报了近期我县校园食品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XX同志也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都完全赞同。这些通报和文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时刻绷紧校园食品安全这根弦
    食品安全,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
    从当前情况看,我县的校园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平稳可控的,但正如刚才通报中指出的,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学校的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偏差,认为食堂承包出去了,责任也就转移了;有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实到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个别经营场所环境卫生脏乱差,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不彻底,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社会对校园餐的营养、健康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食品业态、复杂的供应链条,也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回顾过去,虽然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根据2010年至2020年的全国性统计数据显示,校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仍占有相当比例,其报告事件数和患病人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监测和报告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绝不能松懈。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硬任务来对待。
    二、聚焦关键环节,勇于动真碰硬,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出实招、硬招、管用的招,构建起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一)坚决压实主体责任,拧紧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阀门”。校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学校是第一责任人。今年初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再次明确和强化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推动责任体系的刚性运行。
    首先,要全面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校长(园长)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核心议程,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检查。不能当“甩手掌柜”,简单地把食堂承包出去就万事大吉。对于承包或委托经营的食堂,学校不仅要加强日常监督,更要在准入、续约等环节严格把关,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坚决予以清退。
    其次,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最新要求,重新审视和完善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从食材的采购、验收、储存,到食品的加工、留样、分餐,再到餐饮具的清洗、消毒、保洁,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规范的流程和可追溯的记录。要建立起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确保人人懂规范、个个会操作。?
    (三)突出强化全程监管,织密食品安全风险的“智慧防控网”。技术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监管手段。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监管方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智慧驱动型转变。
    核心是深化“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的应用。根据最新统计,自2024年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国投入了103亿元用于改善学校食堂条件,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5%。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覆盖率高不等于使用率高,更不等于监管效能高。我们的工作重点要从“建”转向“用”,从“有”转向“优”。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真正把这套系统用起来,实现对食品加工制作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抓拍。要鼓励和引导家长通过手机APP等方式,随时查看食堂后厨情况,让家长成为我们监管的“千里眼”和“流动哨”。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明厨亮灶”主要解决的是加工环节的透明化问题,但食品安全的风险链条远不止于此。我们必须将监管的触角向前延伸,严把食材采购关。要严格落实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确保供应商资质合法、信誉良好。要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记录台账,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校园食品的风险监测,定期开展抽检,特别是针对农药残留、重金属、非法添加剂等关键安全指标的检测用科学数据为监管提供支撑。
    (三)着力构建协同共治,汇聚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校园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无法独立完成,必须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尽责、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和主力军作用。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力度,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拉网式排查。要保持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教育部门要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要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建立约谈、通报、问责机制,督促学校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校长、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整个系统的专业管理水平。
    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为学校提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营养健康指导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支持。公安机关则要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
此外,我们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