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遵循《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上级党委的相关部署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担当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现将本季度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与显著成效
(一)压实责任链条,强化使命担当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融入党委会议事日程、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构建起“党委统筹引领、党政协同推进、宣传部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协同共进。
1.明确主体责任。本季度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3次,制定《2025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方案》,确定15项重点任务,细化党委班子成员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并将任务分解至18个责任部门,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责任链条。
2.落实“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3次,听取分管领导汇报4次,亲自批办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事项5件。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8次,解决基层思想建设、职工舆论引导等问题10项,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3.加强考核监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权重提升至20%。对5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专项督查,发现并整改阵地管理不规范、舆情信息收集不及时等问题7项,约谈责任人3名,通过严格的考核监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地生根。
(二)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1.优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2025年第三季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等主题开展集中学习5次,其中专题研讨4次,班子成员撰写心得体会15篇。通过深入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
2.推动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领导干部讲党课”10场、“党员学习分享会”40期,覆盖党员职工900余人次。开展“理论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20场,深入车间、班组解读党的最新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解决职工思想困惑30余个。
3.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依托“学习强国”“党建在线”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党员职工的学习热情,党员平均活跃度达99%。打造“移动学习角”“线上微课堂”等特色学习阵地,让理论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开展,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三)严格阵地管理,掌控舆论导向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全面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1.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修订《公司宣传阵地管理细则》,对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8个新媒体平台实行“四级审核”制度,确保发布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导向性。本季度发布内容150条,无违规信息。规范宣传栏、展示厅等线下宣传阵地的管理,更新宣传内容40处,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宣传氛围。
2.规范课堂论坛活动。建立“学术讲座、研讨会、培训课程”审批备案机制,本季度审批备案各类活动13场,严格落实“谁主办、谁负责”“先审批、后举办”的原则,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发展要求。
3.强化网络舆情管控。成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小组,配备专兼职网评员20名,利用先进的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涉企舆情。本季度监测到敏感信息5条(其中3条为企业环保问题咨询类,2条为职工福利政策咨询类),均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回应,处置率达100%。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月”活动,组织职工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1300份,引导职工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四)关注职工思想,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以人为本,将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及时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化解矛盾,凝聚共识。
1.开展职工思想调研。通过“谈心谈话”“线上问卷调查”“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职工意见建议150余条,梳理出“工作环境改善”“职业技能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等4类重点诉求。形成《2025年第三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党委专题研究解决方案,推动落实“车间环境优化”“职工技能培训提升计划”等办实事项目8项。
2.发挥先进典型引领。开展“季度之星”“创新标兵”评选活动,选树安全生产模范、技术创新先锋等先进典型28名。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3.丰富企业文化活动。组织“金秋职工运动会”“国庆文艺汇演”“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22场,参与职工2500余人次。建设“职工文化活动室”“企业文化展示馆”等文化阵地,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五)打造专业队伍,提升工作效能
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工作队伍。
1.优化人员配置。在党群工作部增设意识形态工作小组,配备3名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协调公司的意识形态工作。各基层党支部明确1名意识形态专员,建立起“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意识形态工作网络,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2.加强业务培训。举办“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邀请省社科院专家、知名媒体记者授课,培训内容涵盖意识形态工作理论、舆情处置技巧、新闻写作等方面,覆盖专兼职干部1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建立激励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体系,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本季度表彰先进集体4个、个人12名,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有待加强
部分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对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把握不够准确,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阵地管理的创新意识不够
虽然在宣传阵地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部分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对新兴媒体平台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
(三)舆情应对的前瞻性不足
网络舆情监测的敏感度和前瞻性有待提高,对一些潜在的舆情风险预判不够准确。在舆情应对过程中,有时存在应对措施不够精准、反应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地化解舆情危机。
(四)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意识形态工作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在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舆情处置等方面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