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三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县三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三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精准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三季度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攻坚克难的黄金期、更是决定全年收官的关键期。做好三季度的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刚才,县工信局、财政局等几个重点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分析了问题,提出了举措,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客观看待成绩,更要清醒正视问题,切实增强稳增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同心同德、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对照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短板指标亟待我们下大力气去解决。
    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一产“压舱石”作用不稳固,基础支撑存在短板。上半年,我县第一产业增速仅为3.5%,低于全县GDP增速近5个百分点,农业“基本盘”的稳定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大型养殖户的培育速度偏慢,肉牛、生猪的出栏量和存栏量未能达到预期,这直接影响了农业增加值的整体表现。第二,居民增收渠道不多元,共同富裕面临挑战。上半年,我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放缓至6.0%和7.5%,虽然保持了增长,但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反映出我们的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链条还不够顺畅,促进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仍需健全。第三,工业“发动机”马力不足,制造业贡献亟待提高。上半年,我县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依然不高,部分重点骨干企业受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产能未能完全释放。同时,一些计划内的新建工业项目开工进度滞后,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导致工业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加大。第四,消费市场复苏不均衡,增长活力有待激发。尽管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但市场活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目标。大宗消费支撑作用减弱,特别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振。同时,符合“升限纳统”标准的企业数量增长缓慢,未能将我县真实的消费潜力全面、准确地反映到统计数据上来。第五,项目建设的拉动效应不强,投资后劲堪忧。部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有效投资的接续力量不足,对当前稳增长和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研究,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去破解,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指标在三季度迎头赶上。
    二、聚焦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打好三季度经济发展攻坚战
    三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窗口期”和“决战期”,时间紧、任务重。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盯弱项指标,强化精准调度,集中力量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在“强一产”上攻坚突破,夯实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必须抓牢抓实。一要加快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现代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农业农村局要牵头,加快推进老旧蔬菜大棚的改造升级,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等现代化技术。要重点推动我们规划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尤其是在设施渔业和高效立体设施养殖模式上,要形成示范效应。要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力争三季度设施农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二要全力培育壮大养殖主体。畜牧业是我县农业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必须加快大型养殖户的培育步伐,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金融信贷、技术服务、圈舍改造等方面给予倾斜。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到三季度末,全县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5个以上,生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0%,肉牛出栏量实现稳步回升,彻底扭转畜牧业增长乏力的局面。
    (二)在“稳二产”上蓄势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工业不强,县域经济就难以真正强大。一要强化重点企业服务保障。工信局和各相关园区要严格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能、融资、物流等实际困难。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确保骨干企业开足马力、满产达效,在三季度实现产值新突破。二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发改局要牵头,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再梳理,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特别是对“*新能源材料一期项目”和“*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这两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重点项目,必须确保在三季度全面开工建设。要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三)在“活三产”上精准发力,激活经济循环的“主动脉”。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一要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商务局要抓住当前消费市场的机遇期,精心组织策划“金秋消费促进月”活动。要用足用好国家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红利,联合县内大型商超、汽车销售企业、家电卖场,推出我县专属的“以旧换新”补贴方案。对于报废旧车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县财政可再给予适当补贴;对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的居民,发放定向消费券,真正让政策红利惠及广大群众,力争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至10%以上。二要加快推进企业“升限纳统”。商务、统计、税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达到纳统标准的企业要做到“应统尽统”,对接近标准的企业要加强指导、重点扶持,帮助其尽快成长壮大、进入规上企业库,确保我县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