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集中观看了问题暗访片,片中曝光的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省;XX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相关部门和镇街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和表态,态度坚决,措施具体。希望大家都能言出必行、令行禁止。
“三秋”大忙在即,秋冬转换的关键时期也随之而来。气象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叠加农业生产、群众取暖、工业排放等多重因素,使得每年的秋冬季都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最严峻、最关键、最艰巨的时期。可以说,这是一场我们每年都要面对的“大考”,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硬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关乎年度考核成败的“必答题”,更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民生题”,是关乎我县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形象的“发展题”。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和下一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正视差距,深刻认识大气污染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的天数逐年增多,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这些成绩来之B不易,值得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干部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认为经过几年的高压整治,环境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觉得大气污染是区域性问题,单靠我们一个县的努力难以扭转乾坤,存在“等风来”的消极心态。还有的同志对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工作标准不高、措施不实现象时有发生。刚才暗访片中反映出的建筑工地黄土裸露、道路扬尘四起、个别区域仍有散烧迹象等问题,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是我们打赢攻坚战最大的思想障碍,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二是工作举措的“偏差”依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一些措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穿透力和精准度。比如,在扬尘管控上,有的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不到位,围挡不规范、覆盖不严密、冲洗设备成摆设;在秸秆禁烧上,宣传发动多,但网格化监管责任是否真正压实到“最后一米”,秸秆离田、收储、转化的渠道是否真正畅通,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散煤治理上,我们取缔了许多销售网点,但对通过网络、物流等新渠道流入的散煤,我们的监管手段是否跟得上,是否存在监管盲区?这些“偏差”导致我们的工作看似做了很多,但效果却打了折扣,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责任落实的“落差”依然存在。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镇街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但从实际情况看,“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有的部门满足于开会发文,缺乏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实际行动;有的镇街把责任推给村组,村组干部又觉得势单力薄,难以有效管控;部门之间联动不畅,信息不通,甚至相互推诿扯皮,形不成监管合力。责任链条一旦出现“断点”,制度的“笼子”就会形同虚设,各项工作部署就难以真正落地见效。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须站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XX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深刻反思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摒弃任何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打赢这场秋冬季蓝天保卫战。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各项硬核措施
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足“绣花”功夫,采取超常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具体要打好以下几场关键战役:
第一,坚决打赢秸秆禁烧“第一仗”,实现源头严防死守。秸秆禁烧是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当头炮”,也是最直接、最易见效的环节。这项工作抓不好,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考核成绩。全县上下必须把秸秆禁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来抓。一要实现网格化监管“全覆盖”。要严格落实“政府负责、部门联动、镇村抓总、网格落实”的工作机制,将禁烧责任逐级分解,明确到镇、到村、到组、到地块、到人头。各镇街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所有田块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建立详细台账,确保每一块农田都有具体的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护林员、村组干部的“前哨”作用,组织巡逻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置。二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全链条”。疏堵结合,才是治本之策。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抓总,加快构建秸秆“收、储、运、用”一体化体系。要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青贮饲料、基料化利用等技术,积极引进和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打通秸秆离田的“最后一公里”。要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民和合作社主动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中来,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三要保持高压严管态势“零容忍”。要坚持“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最高标准,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利用无人机巡查、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等方式,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控网络。对发现的第一把火,必须从严从重从快处理,不仅要处罚当事人,更要严肃追究相关监管人员的责任,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第二,坚决打赢散煤清零“攻坚战”,保障群众清洁取暖。散煤燃烧是冬季造成重污染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下定决心,彻底整治。一要严厉打击,实现“动态清零”。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组织联合执法,对全县范围内的煤炭销售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占道经营的销售网点。要加强对交通要道的管控,严查非法运煤车辆,从源头上切断散煤流入渠道。对于已经完成“双替代”改造的区域,要组织力量进行“回头看”,坚决收缴群众家中存留的散煤和劣质煤,防止反弹。二要科学推进,确保“改造到位”。住建部门要牵头,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要严把设备质量关、施工安全关,确保改造一户、成功一户、安全一户。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讲清楚补贴政策和清洁取暖的好处,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要强化保障,确保“温暖过冬”。发改、电力、燃气等部门和企业要切实履行保供责任,提前做好资源储备和管网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用气、用电高峰期,供应得上、不断档,价格稳、服务好,坚决不能让群众因为改造而挨冷受冻。
第三,坚决打赢扬尘污染“管控战”,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扬尘污染是影响我县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面广量大,易反弹。必须用最严格的标准、最精细的管理,把扬尘管住管好。一是管住建筑工地。所有在建工地必须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要求,即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土方开挖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住建部门要加大巡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对屡教不改、问题严重的企业,要纳入“黑名单”管理,直至清出我县建筑市场。二是管好道路扬尘。城管执法、交通部门要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洒水作业的频次和覆盖面,特别是对重点路段和夜间时段,要增加作业力度。要严厉查处渣土车“跑冒滴漏”和带泥上路行为,确保车轮干净、车身整洁。三是管住工业堆场。所有工业企业的煤堆、料堆、渣堆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必须全部实现入棚、入仓或密闭存储,并配套建设喷淋、覆盖等抑尘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