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暨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收听收看了全省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暨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后,我们立即召开全市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全市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刚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管理局的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的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总的来看,今年1至7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领域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基础仍然不牢,风险隐患存量和增量并存,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从通报的情况和日常掌握的情况看,一些领域的问题和短板依然突出: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薄弱;二是一些行业领域监管存在盲区漏洞,特别是对新业态、新模式的风险研判和监管措施未能及时跟上;三是部分基层单位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存在“不会管、管不住”的问题;四是部分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当前正值主汛期,高温、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生产经营活动繁忙,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最高标准认清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全市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一,要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政治属性。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能不能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自觉地把“两个至上”的要求落实到决策、部署、执行的全过程各环节,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要清醒认识安全生产的复杂形势。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高峰期,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同时,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高危行业风险尚未完全化解,新兴产业领域的安全风险又不断显现。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平台经济等领域,都伴生着新的安全挑战。加之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些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教训极其深刻。以2024年为例,全国共接报处置各类灾害事故90.8万起,造成2001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高达77.4亿元。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沉重的社会代价,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和风险想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和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第三,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理念。事故的发生,源于隐患的积累。任何一起重特大事故,追根溯源都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隐患演变而来。抓安全生产,核心就是抓风险、除隐患。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不出事就没问题”的侥G幸心理,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关口前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根本转变。要发动所有力量,用好所有手段,像“过筛子”一样,对所有行业、所有企业、所有环节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排查,真正把风险隐患找出来、管起来、消灭掉,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聚焦治本攻坚,以最实举措推动消防安全高质量发展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我们要以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全面提升火灾防控的整体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底线。
第一,要全面深化消防安全治本攻坚。治本攻坚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消防安全领域深层次、根源性问题的关键之举。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行动方案,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突出抓好“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风险整治。特别是针对高层建筑,要全面排查消防设施缺失损坏、消防车道堵塞、电气燃气管理混乱、违规设置防盗网等突出问题,逐楼逐栋建立台账,明确改造方案和时限,确保整改到位。要大力推动“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综合措施的落实,通过工程改造、设施升级、管理优化,全面提升建筑物的本质安全水平。
第二,要大力加强夏季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夏季历来是火灾高发期。我们要结合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要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严查违规用火用电、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停用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电气焊动火作业的源头管控,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严厉打击无证上岗、违规操作。要深化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治理,持续清理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确保关键时刻“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第三,要加快构建智慧消防预警体系。科技是提升消防安全水平的有力支撑。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加快“智慧消防”建设步伐。要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火灾高风险单位和区域,推广安装智能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能充电桩等技防设施。要建强用好市级智慧消防平台,整合各类感知终端数据,实现对火灾风险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智能预警。通过科技赋能,变“被动灭火”为“主动防范”,实现对火灾风险的精准预测、精确制导和精细管理,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要着力夯实基层消防安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消防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持续加强乡镇(街道)消防所、社区微型消防站等基层消防力量建设,配齐人员装备,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有力量、有能力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要广泛发动社区网格员、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格局。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真正筑牢消防安全的“人民防线”。
三、紧盯重点领域,以最严要求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
安全生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实施精准监管、靶向治理,把工作落实在前、风险控制在前、隐患化解在前。
第一,要严密防控危险化学品和燃气安全风险。危化品和燃气领域风险高、危害大,一旦出事就是大事。要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全链条进行严格监管,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全面排查更新老旧管网,严厉打击餐饮等场所违规使用“瓶改管”、使用不合格燃气具等行为,坚决防止燃气爆炸事故发生。
第二,要全力抓好交通运输领域安全。要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加强动态监控和路面执法,严查“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行为。要加强对桥梁隧道、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高风险路段的排查治理。要高度关注暑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强对旅游包车、客运班线的安全监管,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第三,要持续深化建筑施工和工贸行业安全整治。建筑施工领域要重点防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贸行业要聚焦有限空间作业、粉尘涉爆、金属冶炼等高风险环节,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风险辨识,坚决杜绝“三违”现象。
第四,要统筹做好抗旱保秋和防汛减灾工作。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伏秋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旱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做好充分准备。水务、农业、气象等部门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墒情和旱情发展态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要科学调度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千方百计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同时,要高度警惕“旱涝急转”现象,在抓好抗旱的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防汛工作。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备足防汛物资,强化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库下游、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一旦发现险情,要果断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拧紧责任链条,以最强担当狠抓各项工作末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