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的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政治能力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对于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党员干部而言,政治能力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前提。青年党员作为党的新生力量和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将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开创我市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行职责使命的基本功。在新征程上,加强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对于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应对复杂风险挑战、促进青年党员健康成长,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提高青年党员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揽“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其战略考量极为深远。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任何政党都有其政治属性,承载着自身的政治使命与追求。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先进,根本在于其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和严明的政治纪律。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并非与生俱来,更非一劳永逸。倘若党的政治建设出现松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就会褪色,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便无从谈起。
其次,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总结。回顾党的历史,从一大确定党的名称,到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古田会议明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到党的七大强调“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告诫“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一部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
再者,这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反思查处的一些案件,几乎所有出问题的干部,其违纪违法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政治问题。事实深刻表明,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源都在政治上。管党治党上的“宽松软”,本质上是政治上的“宽松软”。因此,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在正风肃纪反腐、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政治上着手,才能抓住根本、看清本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并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中央随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清晰指明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即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是其中关键一环。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超过1亿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党员占比接近23%。这一庞大的青年群体,其政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党的政治建设的整体成效。因此,加强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是为党的政治建设夯实青年根基的必然选择。
(二)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对青年党员政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但前进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五个凡是”精辟概括了这些风险挑战: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这些风险挑战在民族宗教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直接。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常常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网络空间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侵蚀着青年党员的思想防线。面对这些极其凶险的斗争,青年党员如果政治能力不过硬,就可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在复杂局面中迷失方向,在关键时刻惊慌失措。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风浪考验中站稳脚跟,才能识破各种伪装,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因此,锤炼过硬的政治能力,是新时代青年党员应对风险挑战、履行职责使命的迫切需要。
(三)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对青年党员政治能力提出特殊要求
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都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局承担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重要职责。每一项工作,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
我市地处特殊战略位置,民族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这项工作,核心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青年党员作为我局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政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决定了我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能否持续巩固。
具体而言,强大的政治能力体现在:能够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将其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能够准确把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够在处理复杂敏感问题时,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从政治高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可以说,没有过硬的政治能力,民族宗教工作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因此,对我局的青年党员而言,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不是一个普遍号召,而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一项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政治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力”之中。这“三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构成了政治能力的完整内核。我局青年党员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苦功、求实效。
(一)在把握大势、明辨是非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判断力是政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政治判断力,就是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认清发展的趋势、辨别行为的是非。对于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而言,提高政治判断力尤为关键。
一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民族宗教问题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但又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我们日常处理的每一项具体事务,都可能牵动全局,影响社会稳定。青年党员必须养成从政治上分析问题的习惯,不能就事论事。例如,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既要依法依规解决具体诉求,更要分析其背后是否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是否有被外部势力利用的风险。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更要评估其对于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效果。只有具备了这种“政治慧眼”,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二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挑拨民族关系。青年党员身处一线,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敏锐地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鉴别各种错误言行和社会思潮。要坚决抵制泛化清真概念,警惕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对任何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第一时间发声亮剑,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三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要求我们必须跳出本地区、本部门的“一亩三分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工作。什么是“国之大者”?对于我们而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是最大的“国之大者”。青年党员要时常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思考我们的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处于什么位置、能发挥什么作用,确保个人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
(二)在深学细悟、融会贯通中不断深化政治领悟力
政治领悟力是政治能力的关键环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刻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领悟不深、不透,行动上就容易出现偏差。
一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青年党员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