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2025年度上半年防溺水工作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与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街道于2025年上半年,特别是在汛期、暑期、假期“三期”叠加的关键节点,始终将防溺水工作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通过系统性谋划、精细化部署与常态化落实,形成了一套“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严实”的闭环管理体系。现将本年度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当前形势
溺水是全球非故意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因溺水身亡,其中少年儿童占比极高,这一数据凸显了防溺水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与极端重要性。进入2025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省委XX书记在多次专题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务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范措施。
我街道地处XX地区,辖区内水系分布较广,河流、山塘、水库等各类水域点多面广,为防溺水工作带来天然挑战。尤其在盛夏时节,高温天气与学生假期交织,群众下水纳凉、游玩、垂钓等活动陡增,溺水风险进入年度最高峰值。虽然近年来我县未报告大规模的溺水伤亡事件,但省内其他地区曾发生过青少年群体性溺亡的惨痛教训,为我们敲响了长鸣的警钟。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刻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绝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安康的民生大计,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批,全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二、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围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街道以“三个强化”为核心抓手,推动防溺水工作从被动应对向量化管理和主动预防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思想认识,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街道始终将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首先,深化理论学习与政治引领。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由班子成员带头,组织街道全体干部、涉安部门负责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领会省委XX书记关于防溺水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将防溺水工作视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将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其次,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指挥架构。为破解多部门协同作战的难题,街道迅速行动,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牵头成立了XX街道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暨工作专班。该专班整合了水务、交管、综治、应急、文旅等核心部门的骨干力量,负责全街道防溺水工作的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和信息汇总。专班的成立,有效解决了以往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职责不清、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等问题,确保了政令畅通、反应迅速,真正实现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的闭环管理格局。
(二)强化工作举措,编织严密立体的安全防护网络
在具体执行层面,我街道坚持“点、线、面”结合,采取多元化、立体化的防护措施,力求安全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第一,宣传教育实现全域覆盖。我们深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是防溺水的根本之策。为此,我们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媒体宣传矩阵。线上,充分利用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各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居民群及干部职工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高频次推送防溺水安全常识、警示案例视频、自救互救技能等内容,扩大信息触达率。线下,则采取更为扎实的“笨办法”。一方面,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深入居民家中,特别是面向有未成年人的家庭,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溺水危害,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超过1万份。另一方面,在城区人流量大的商铺、单位的LED显示屏上,全天候滚动播放“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等宣传标语。同时,在辖区内所有重点河段、水库、山塘及游泳池等关键区域,不仅增设了醒目的防溺水警示牌,新增数量达40余个,还在关键点位创新性地使用大功率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语音,将安全警示根植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第二,重点人群实施精准管控。防溺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监护与管理。街道组织各村(社区)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排查的重点聚焦于暑期安全监管相对薄弱的初中毕业生、父母长期外出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等特殊群体。在摸排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详尽的未成年人动态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其家庭情况、监护人信息及联系方式。针对台账内的每一个孩子,均明确了“一对一”的联系帮扶责任人,定期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进行沟通,不仅宣传防溺水政策,更关心其假期生活和思想动态,从源头上减少失管漏管风险。
第三,风险水域实行严防死守。针对排查出的辖区内两处历来易发生溺水事故的风险点,我们采取了最严格的物理隔离与人力值守措施。街道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安排专职安保人员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值守人员的核心职责是对任何试图单独下水游泳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坚决的劝返;对于有监护人陪同的未成年人,则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并反复向监护人强调其应尽的监护责任和潜在风险。此外,街道还大力加强了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与布设,在沿河沿湖的关键位置,增配了包括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在内的标准化救生设备共计50余套,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救援。
(三)强化责任压实,确保防治工作形成常态长效
为杜绝“一阵风”式的工作模式,我街道着力于构建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长效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街道全面推行班子成员包村(社区)、中层干部包点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每位包保领导干部均被要求不定期、不打招呼地深入所负责区域进行巡查与抽查,现场检验值守人员是否在岗、警示标识是否完好、宣传氛围是否浓厚,通过高压态势倒逼基层责任落实。
二是推动部门间信息高效共通。街道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涉安部门之间建立了常态化的信息互通机制,共享风险隐患信息、工作动态和成功经验,有效形成了监管合力。特别是针对辖区内的商业游泳馆、景区水上娱乐活动场所等经营性涉水场所,由应急、文旅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定期全面检查与不定期突击抽查相结合的监管,重点检查其救生员配备、安全设施、应急预案等,确保经营性场所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三是推广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模式。我街道积极探索并推广“村(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三位一体”巡防模式。由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党员、热心居民、退休干部等组建日间、夜间两支巡河志愿服务队。这些巡逻队常态化、不间断地对辖区内重点水域进行巡逻检查,对野泳、危险垂钓等行为进行劝导。上半年,全街道累计开展日间、夜间巡河超过200次,成功劝返意图下水游泳、垂钓的群众达3000余人次。这种全民参与的模式,极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