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副乡长关于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这次会议是对我们自身存在问题的一次集中“政治体检”。会前,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紧扣县委第X巡察组反馈的意见,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与班子成员及分管部门负责人开展了深入的谈心谈话。在此基础上,我聚焦巡察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对照检查。下面,我将个人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
通过深刻反思和全面查摆,我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方面
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存在“温差”。虽然能够坚持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把握还不够。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往往是上级要求学什么、业务需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缺乏“挤”和“钻”的韧劲。例如,在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教育优先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远意义时,更多停留在知晓层面,未能将其完全转化为推动我乡教育、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创新举E。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标对表不够精准,思考谋划工作的政治站位和理论高度有所欠缺。
二是在政策执行上存在“落差”。在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过程中,有时存在“中转”思想,满足于开会传达、发文部署,但在“最后一公里”的跟踪问效、督促检查上做得还不够。分管的便民服务中心,虽然硬件设施按照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但在“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数字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化应用上,与上级要求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还有差距。部分窗口人员对新政策、新业务的学习不够主动,导致群众在办理医社保、人社相关业务时,偶尔还会遇到流程不畅、解释不清的问题,反映出我在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基层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深。
三是在统筹结合上存在“偏差”。在处理分管工作时,有时未能完全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将分管的教育、卫健、人社等工作放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量和谋划的系统性不强。比如,在推进“人才强乡”战略时,对如何将本地教育资源、职业技能培训(人社)与我乡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度融合,思考得不够深入,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作闭环和联动机制,导致各项工作虽然都在推进,但聚合效应不明显,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叠加的优势。
(二)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情况方面
一是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随着工作头绪增多,深入基层一线、直面群众的时间和精力有所减少。有时习惯于通过电话、微信群了解情况、布置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不够。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虽然也进行了安排部署,但亲自督办、一抓到底的力度不足。例如,对于部分群众反映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手续相对繁琐、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我虽然责成分管部门优化流程,但对整改的实际效果缺乏持续跟踪和评估,导致问题未能得到根治,这实质上是群众立场站得不稳、服务意识有所滑坡的表现。
二是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作为分管便民服务中心、医社保、人社等直接面向群众的领域的副乡长,我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认识是清醒的,但有时在抓常抓长、防微杜渐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监督检查不够频繁,存在“信任代替监督”的情况。在对困难群众救助、就业补助等惠民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监管上,更多依赖于分管部门的自查和报告,主动深入核查的力度不够,对可能存在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警惕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够彻底。在工作中,有时还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比如,在安排部署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时,下发的文件和方案不少,但对各村、各单位是否真正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督导和检查的方式还比较单一,有时满足于查看台账资料,而深入现场、突击检查做得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基层的“迎检”心态,工作实效打了折扣。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对分管部门党建工作指导不力。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对分管的乡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单位的党建工作,满足于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但在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方面,给出的具体指导和有效办法不多。对这些单位的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掌握得不够全面、不够及时,谈心谈话多是布置工作,思想交流、情感关怀较少,导致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抓得不实。面对新时期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我对分管领域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抓得还不够紧。例如,医社保、人社政策更新快,专业性强,但我组织的业务培训多为集中授课,形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和实操演练,导致部分干部政策掌握不精、业务能力不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多是交任务、压担子,在思想上、方法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未能有效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是落实“一岗双责”不够到位。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上,有时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有乡纪委监督,自己主要是抓好业务工作。因此,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多数时候是按照乡党委的统一安排进行部署,主动研究、定期分析、常态化提醒做得不够。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碍于情面,“红脸出汗”的批评不够直接,存在一定的“老好人”思想。
(四)聚焦巡视巡察、审计、主体责任检查等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方面
一是整改的系统性和彻底性不足。对上级巡察、审计等反馈的问题,虽然都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和时限,但有时存在“就事论事”的倾向,未能做到举一反三、深挖根源,从制度机制上进行系统性修复。比如,针对之前审计指出的“红十字会捐赠款物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虽然对具体账目进行了纠正,但在建立健全长效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捐赠款物管理和公示机制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导致整改成果的巩固和拓展效果不佳。
二是“过关”心态依然存在。在面对一些整改任务时,思想深处偶尔会闪现“差不多就行了”的念头,把“整改过”等同于“整改好”,满足于完成纸面上的整改报告,而对整改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关注不够。这种“销号”思想导致一些顽固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反弹回潮的现象,未能真正做到“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有机结合。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照上述问题,我从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能力等主观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武装上“学用脱节”,导致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我深刻反思,自身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知”与“行”的脱节。虽然参加了各类学习,但往往满足于“读过了”“学过了”,没有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未能完全做到常学常新、真学真信、笃信笃行。有时将理论学习看作“软任务”,把业务工作当作“硬指标”,未能处理好“工”与“学”的矛盾。这种对理论武装的忽视,使得思想“总开关”拧得不够紧,导致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从政治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有时会出现偏差。归根结底,是理论武装不够系统深入,未能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在政治站位上“格局不高”,导致大局意识不够强化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刻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将分管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反思自身,有时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站位还不够高,格局还不够大。比如,在看待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时,更多地将其视为一项具体的行政服务任务,而未能深刻认识到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这种政治站位上的欠缺,使得我在推动工作时,有时会不自觉地局限于自己分管的领域,缺少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性谋划。究其根源,在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仍需持续锤炼,未能做到时时事事从政治高度审视和推动分管工作,导致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时,主动性、创造性有所不足。
(三)在宗旨意识上“践行不深”,导致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出身于农村,对群众有着天然的朴素感情,但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群众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有所拉远。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的次数少了,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的时间多了。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导致对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了解得不够透彻,对基层存在的问题感受得不够真切。在处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虽然有心解决,但有时采取的方法简单,缺乏“绣花”功夫。从根本上看,是群众路线践行不深,在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导致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滋生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
(四)在担当精神上“锐气不足”,导致攻坚克难不够有力
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对照反思,我在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争精神上有所减弱。面对分管领域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深水区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难题、医保基金监管的复杂性等,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和求稳心态,怕触及矛盾、怕承担风险,习惯于用常规办法解决问题,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劲头不足。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上,也存在“爱惜羽毛”的思想,对分管部门干部的一些小毛病,有时批评不严、提醒不及时,没有真正起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作用。导致在攻坚克难上存在畏难情绪,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差。
(五)在能力建设上“本领恐慌”,导致履职效能不够突出
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本领与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数字化改革、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新理念、新方法,学习研究不够,导致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