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曲靖统计造假、黄冈黄梅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的心得体会
近期,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湖北黄冈黄梅县违规吃喝两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犹如一记记重锤,敲响在每一位党员干部心头。这两起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深刻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在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上的严重失守和责任缺失。作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分管工业经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深感责任重于泰山,必须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时刻保持清醒,切实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确保分管领域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在轨道上健康发展,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筑牢思想根基之堤坝
(一)扭曲政绩观动摇发展根基,必须坚守实事求是生命线。
曲靖统计造假案中,地方政府为追求虚假政绩,公然干预统计工作,强令企业虚报产值、代填代报数据,甚至印发违反《统计法》的文件,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严重失实。此风不止,危害无穷:其一,误导决策。虚假数据如同“毒瘤”,使上级决策部署、区域发展规划失去真实依据,可能导致资源错配、政策失效。其二,破坏生态。29家企业遭受重罚,11家被纳入失信名单,严重挫伤企业投资信心,损害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其三,透支公信。政府公信力是执政基石,统计造假行为严重削弱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警示我们,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必须坚决摒弃“数字出官”的错误思想,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纪律松弛麻痹酿成恶性事件,必须拧紧责任担当之发条。
黄梅县违规吃喝事件发生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性质极其恶劣。副县长组织多名干部聚餐饮用高档白酒,导致县委常委猝死,事后竟集体瞒报、篡改记录,县委书记默许纵容。这绝非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对党的纪律规矩的集体性蔑视和公然践踏,是责任链条全面断裂的恶果。其危害不仅在于造成干部猝死的悲剧,更在于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助长“破窗效应”。这如同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领域,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何责任悬空、监管缺位,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将责任担当刻在心上、扛在肩上。
(三)作风不正溃堤侵蚀执政根基,必须高悬廉洁自律之利剑。
两起案件虽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相通: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纪律规矩松弛。违规吃喝是“四风”顽疾的典型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隐患;统计造假则是政绩观扭曲、形式主义作祟的恶果,本质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些行为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作为身处经济发展前沿、与企业接触密切的园区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为直接。必须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环保执法、安全检查等环节,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躬身自省,聚焦主责主业,织密风险防控之网络
(一)聚焦工业统计求真,严防数据失真“注水”风险。
统计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数据真实是科学决策的前提。针对曲靖案的深刻教训,在分管工业经济工作中:一要筑牢制度防线。严格执行《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健全完善园区企业统计数据报送、审核、评估机制,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行政干预。二要压实企业主责。强化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法治教育,明确其独立真实报送数据的法律责任,推广企业统计诚信承诺制。三要强化科技赋能与监督核查。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工业产值与用电量、纳税额等关联指标的自动比对校验模型。每季度组织发改、统计、税务、电力等部门开展联合核查,对数据波动异常企业进行重点实地查验,让“注水数据”、“泡沫政绩”无处遁形。
(二)聚焦安全生产履责,严控监管缺位“悬空”风险。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一丝一毫的麻痹都可能酿成大祸。黄梅事件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责任落实必须到边到底。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一要压实全链条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细化管委会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清单”,尤其强化领导干部带队检查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制度落实(如每月带队检查危化企业不少于2次)。二要强化穿透式监管。推行“隐患溯源管理”和“领导包保高风险源”机制,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闭环销号。严厉查处值班脱岗、检查走过场、整改打折扣等行为,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的,一律严肃追责问责,决不姑息。三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处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聚焦环保监管从严,严打弄虚作假“粉饰”风险。
环境保护是红线、底线,数据真实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曲靖案中,统计造假可能掩盖了真实的污染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要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强力推进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全覆盖,确保数据实时、真实传输至监管平台,严防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二要强化执法刚性。坚持铁腕治污,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非法处置危废、篡改台账等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司法等严厉措施。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形成强大震慑。三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将环保要求融入产业规划、项目引进全过程,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支持企业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风险。
三、标本兼治,深化以案促改,构建常态长效之机制
(一)深化警示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一要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将两起典型案例及类似案件通报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支部主题党日必学内容,组织专题研讨,深刻剖析根源。二要精准化实施警示教育。针对统计、安监、环保、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人员,定期开展廉政谈话提醒,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