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集团微党课比赛上的讲稿

XX集团微党课比赛上的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文章□来?源☆文章△来自◇如来◇写作网◇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念铸魂,于无声处见担当》。
  2025年9月3日,站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个看似宏大,实则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词语——信念。何为信念?是高悬于空中的理论,还是印刻在书本里的说教?我想说,都不是。对于我们XX集团的每一位煤炭人而言,信念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脚下延伸的巷道,是手中紧握的工具,是于无声处绽放的光芒,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文章△来自◇如来◇写作网◇
  翻开我们企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信念的传承史。一代代煤炭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了万家灯火,支撑起发展的脊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并反复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练,常悟常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指明了方向。
  那么,在新时代的煤海深处,理想信念究竟是如何转化为具体行动的?今天,我将分享三位我们身边普通党员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探寻信念在新时代煤矿工人心中的生动实践。
  一、信念是攻坚克难的创新之光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申XX。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信念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锐气。
  当申XX得知一名工友因设备缺陷而失去一节手指时,巨大的痛惜在他心中激起波澜。他想的不再是“安全规程千万条”,而是“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伤害”。一个朴素而坚定的念头,点燃了他创新的火花。他日复一日地在现场观察、测量、构思、画图,利用废旧材料反复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与改进,他自主研发的“卡链器”终于问世。这个小小的装置,不仅彻底解决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将相关工序的作业时间从近一小时缩短到了35分钟。
  这项革新,如今已在集团下属各矿井得到推广应用。而申XX的创新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坚信“创新无大小,管用就是宝”,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多年来,他先后完成电机防护罩、防尘水幕等60余项技术革新,撰写了涵盖14个岗位的22万字培训教案,并总结出“人人皆是‘超’天才”二十四字创新工作法。他所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成果超过1000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安全与经济效益。从一名普通党员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申XX用一项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新成果,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就是把对工友的关爱和对事业的责任,转化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磅礴动力。
  二、信念是履职尽责的坚守之魂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穆XX,是我们XX矿中采一队的队长。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信念是一种扎根一线的执着坚守。
  十三年前,穆XX从XX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毅然来到采煤一线,成为了一名采煤机司机。他曾坦言:“刚来的时候,我也很迷茫、浮躁。这里离家远,工作节奏快,休息时间少。”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心理的落差,放弃的念头也曾闪现。但作为一名党员,他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煤炭事业,就要对得起这份事业,对得起头顶的党徽。他想:“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一线是最好的经验交流。”
  于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区队带头人。他所在的区队,始终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标杆和产量任务的尖兵。他将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井下实践紧密结合,优化生产工序,破解技术难题。他用行动证明,大学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写字楼和实验室,更能在百米井下的煤层深处闪光。当理想照进现实,信念便化作了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穆XX的十三年,正是新时代煤矿知识型工人以信念为魂、以岗位为家的最美写照。
  三、信念是追求卓越的匠心之本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王XX。从他身上,我体悟到信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11年,同样毕业于XX矿业大学的王XX,主动请缨到采煤一线,成为了一名综采维修电工。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当时全省技术领先的6.5米一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