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年轻干部强基赋能工程启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启动XX区年轻干部强基赋能工程。首先,我代表XX区委,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各位年轻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即将结对的各位导师和学员们,致以美好的祝愿!
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师徒结对的庄严一刻,听取了年轻干部、导师代表和单位领导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充满力量,充分展现了我们XX区干部队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良好风貌。市委组织部XX同志的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刻,对我们XX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要对年轻干部“精耕细作”。我们今天启动的“强基赋能工程”,正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觉,是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立足我们XX区发展现实、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建设而精心谋划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
当前,XX区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无论是推动“三大攻坚战”向纵深发展,还是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部署,无论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还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都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你们这批年轻干部,是XX区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后备力量,你们的成长速度、能力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XX区各项事业的推进效率,直接决定着XX区未来的发展高度。因此,实施“强基赋能工程”,为你们的成长按下“加速键”,不仅是组织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希望同志们深刻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珍惜机遇,不负韶华,努力在XX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年轻干部提四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铸牢忠诚之魂,在对党忠诚上作表率,争做政治过硬的“明白人”
政治性是公务员队伍的第一属性,对党忠诚是年轻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如果政治上不过硬,能力越强,位置越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危害就可能越大。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就意味着你们的人生航船进入了新的航道,必须校准政治航向、把稳思想之舵。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能把理论学习当作“软任务”,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要将其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二,要心怀“国之大者”,提升政治站位。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什么是“国之大者”?就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根本、事关人民福祉的大事。作为XX区的干部,我们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把我们区的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全市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自觉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比如,我们推动的产业园区升级改造,不仅仅是为了XX区的经济数据,更是为了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我们狠抓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为了XX区的天蓝水清,更是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尽一份力。只有站位高了、格局大了,看问题才能更透彻,干工作才能更有方向。
第三,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政绩观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想干事、想出彩,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追求的政绩,必须是为人民造福的政绩,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正确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绩。我们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保证发展质量高一点;宁可眼前少一些“亮点”,也要为长远发展多积蓄一些“后劲”。希望大家从职业生涯的起点,就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
二、锤炼干事之能,在增强本领上求突破,争做勤学善思的“内行人”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过去的老办法不管用了,过去的旧经验过时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和“本领赤字”。年轻干部尤其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在学习和思考中练就“宽肩膀”“铁脊梁”。
第一,要发扬“挤”与“钻”的精神,向书本学习。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大家都很年轻,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同时,大家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如何处理好工学矛盾,考验的是大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上下班途中、在午休间隙、在夜晚灯下,多读几页书,多看几篇文章。既要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也要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克服本领恐慌,填补知识空白。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向实践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是基础,但真正的能力要在实践中淬炼。我们开展“强基赋能工程”,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为大家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比如,安排大家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线岗位去“墩苗”,就是要让大家在急事难事、大事要事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希望大家珍惜这些机会,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基层,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在处理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中增长智慧和才干。要定期进行复盘总结,对做过的工作,要回头看一看,哪些地方做得好,经验是什么;哪些地方有欠缺,教训在哪里。通过不断的复盘反思,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实践经验提炼为规律性成果,实现从“会干”到“善干”的跃升。
第三、要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向身边人学习。“工作经验,必有我师焉”。大家身边有很多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他们是鲜活的“教科书”。特别是今天为你们配备的导师,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业务骨干和优秀领导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家要虚心求教,主动沟通,多看、多问、多学、多悟,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格局、谋划工作的方法、狠抓落实的作风。要学会深度思考,不能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具体任务,而要多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干”“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尝试着起草一些综合性文稿、调研报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思维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提升的过程。
三、砥砺担当之肩,在实干作为中显价值,争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实干实绩上。年轻干部有激情、有锐气,更应该在担当作为上走在前、作表率,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第一,要敢于攻坚克难,勇挑“千斤担”。“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真正的能力,不是在四平八稳中养成的,而是在攻坚克难中磨砺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难涉的“险滩”。面对困难和挑战,是绕道走,还是迎难而上,最能考验一个干部的党性和品格。希望大家主动到艰苦复杂的地方去,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去,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在矛盾集中、困难较多的地方摸爬滚打。越是棘手的问题,越要敢于上手;越是难办的事情,越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从来都是给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的。
第二,要坚持求真务实,练就“绣花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抓工作,既要有宏观的谋划,也要有精细的落实。要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把工作重心真正锚定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锚定在攻克区域发展瓶颈上,锚定在破除体制机制堵点上。对于区委、区政府定下来的事情,要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决不能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要深入一线去督促、去检查、去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要注重工作细节,力求精准精细精致,用“绣花”功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