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财政局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交流发言

XX县财政局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县在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作一交流汇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破解县域发展要素制约、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尊重经济规律,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着力破解“谁来投资、钱从何来”的核心命题。
    一、聚焦核心问题,系统谋划投融资改革顶层设计
    XX县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全局,统筹运用财政、国资、金融三种手段,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投融资新格局。
    一是明确投资来源的优先序位。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各自的投资边界。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社会资本能投尽投、国有企业精准补位、政府投资兜底保障”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将引入社会资本置于首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国有资本则聚焦关系全县发展战略、社会资本进入意愿不强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补位和引导作用。财政性资金则主要用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二是确立地方政府的融资职能定位。在融资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角色不是直接下场“找钱”,而是搭建平台、营造生态。确立了“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公开募募资做培育”三大职能定位。通过设立和重构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信用支持,降低融资门槛;通过培育和辅导,支持有条件的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三是树立“大财政、大资管”的统筹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和资金藩篱,将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国有“三资”管理改革与投融资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在财政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硬化预算约束,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从事无巨细的分配中解放出来,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国资端,将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源、资产、资金进行系统性清查、整合与盘活,变“沉睡”的资产为“活用”的资本,为县域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二、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探索投融资改革实践路径
    在上述顶层设计的指引下,XX县结合自身实际,在多个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激活乡村沉睡资本
    作为农业占比较大的县份,农村金融是改革的重点。XX县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核心举措是推行“三权抵押”贷款,即将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有效担保物,开展抵押融资。为化解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县财政曾出资8000万元设立风险担保基金,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此项改革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资本,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撬动约300亿元的农村资产进入金融循环,破解了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与推广。
    (二)深化平台公司改革,增强国有资本运营能力
    县属国有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XX县着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实体化、市场化转型。通过整合资源、注入资产、明晰权责,组建了XX城投、XX水投等一批专业化投资运营公司。这些公司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融资工具,而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领域,探索运用PPP、BOT等多元化融资模式提升了国有资本的造血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设立了XX县金融和国有资产发展中心,专职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与运营指导,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全面盘活“三资”,挖掘存量资产价值潜力
    为彻底摸清家底,XX县启动了全县范围内的国有“三资”清理盘活专项工作。按照“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的“三化”原则,对土地、矿产、林业、水利以及各单位的房产、设备、债权、特许经营权等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评估分类。在此基础上,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不租则融”的处置路径,分类施策,提升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价值贡献。例如,对部分闲置的国有经营性房产进行公开招租,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现金流的回笼。
    (四)优化财政支出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正积极探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基数凝固化的格局。所有支出均需根据发展急需和轻重缓急重新审核、排序,从源头上优化支出结构。同时,大力创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变直接“输血”为间接“引导”,更多运用财政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财政+金融”的组合工具,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得益于一系列综合改革举措,全县经济金融环境持续向好。截至2025年7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8.8亿元,同比增长25.2%;贷款余额达37.6亿元,同比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