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调研报告

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调查报告
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调查报告
姚克智
为推动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安全、高效、协调运转,我组织相关人员,采取走访、约谈、实地查看、调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进行了调研。总体感觉是:近年来,在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安广电系统干部齐心协力、积极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市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广电系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转播发射体系不断健全,整体工作效能显著提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一)机构设置和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
延安市有1个市级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站(负责对市级层面转播发射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测)、15个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其中:市局直属3个<均为省级骨干发射台>,归市文旅局主管;县级12个,归属地党委宣传部主管)。全市13个县(区、市)广播电视台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全部划入市、县(区、市)融媒体中心,归属地党委宣传部主管。
3个市局直属转播发射台中,市级台站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目前转播发射9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延川、黄龙调频转播台目前各转播发射3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
12个县级(宝塔区的转播发射任务由市局直属台承担,没有单设)转播发射台中,安塞区、甘泉县、黄陵县、富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各转播发射5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子长市、延川县、延长县、吴起县、志丹县、洛川县、宜川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各转播发射4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黄龙县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发射3套广播节目。
2022年全市电视、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96%、99.95%。
(二)主要工作
1.有线电视覆盖。全市13个县(区、市)已完成有线网络光缆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6.60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1306万户。另外,为切实提高农村地区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减轻农村群众负担,我市努力推动政府购买有线电视公共服务工作,目前累计惠及农户8.33万户。同时,积极实施“广电扶贫?宽带乡村项目”,累计为全市2.3378万低收入户解决了收视需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实现全市13个县(市、区)全覆盖,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71.2%。
2.“户户通”建设。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更深入,我市全力扩大广播电视服务覆盖。对偏远农村有线、无线难以覆盖的地区,着力推进卫星电视“户户通”入户。全市1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广电“户户通”标准化服务站。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户户通”用户19.5034万户。
3.应急广播建设。我市市辖13个县(市、区)中,宜川、延川、延长、宝塔、安塞、黄龙6个县(区)已完成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志丹、吴起、洛川3县的县级平台建设已列入2024年的建设计划,目前均已完成招投标,现正在建设。其余甘泉、黄陵、子长、富县4个县(市)的建设任务正在按程序申报列入2025年中省建设计划盘子。
4.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市局直属台站、各县(区、市)发射台站,地理位置高、偏、远,加之台站设立时间早,机房、业务用房老旧,为改变以上现状,近年来累计争取中省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集中实施了宝塔山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技术区迁建、延安市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提升、子长市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二期建设、安塞区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二期建设等项目,台站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市县两级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①机构名称上下不对称。国家层面设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省级层面设有省广播电视局,而延安市市、县(区、市)的部门名称中均没有“广电”字眼。②主管部门不统一。广播电视的转播发射监测业务,目前中、省由广电部门主管,市级层面由文化和旅游部门主管,县(区、市)层面由属地宣传部门主管。广电系统的编辑制作业务(主要指电视台业务)中、省、市、县均由同级宣传部门主管,但编辑制作单位的安全播出监管职责又由属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承担。上述问题,造成了在安全转播发射监测的业务指导、对外交流沟通协调、安全生产监管、广电项目申报以及中省项目资金争取等工作方面,存在机构名称与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不符,上下沟通不对称、条块不一,经常出现误解、扯皮、推诿现象;在依法行政、行业监管中存在权责不一,协调、监管难度较大,上下左右业务沟通联系不顺,时有牵牵绊绊;部门之间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利益责任上有冲突、联动融合上有缺失,系统内合成作战上有梗阻、统筹协调上有弱项。
二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市文旅局局属“三台一站”主要工作是业务技术保障,专业技术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高低。目前,市局直属“三台一站”人员总编制为100人,实有在编人员82人,平均年龄46岁,46岁及以上47人,占比57.32%。实有在岗人员79人,外借优秀年轻人员3人;专业技术人员职数74个(副高级工程师岗位5个,工程师岗位35个,助理工程师岗位34个),实有专业技术人员57人,占总职工人数69.51%,(其中:副高级工程师实有3人,工程师33名,助理工程师21名),管理工勤岗25名,占总职工人数30.49%。县(区、市)一级的转播发射台站中,基本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值守几乎青一色是“1站1人1只狗”。随着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给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转播发射设备的维护、维修、测试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站现有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结构单一、年龄老化,进人渠道大多为其他单位转岗,真正懂技术的、有专业特长的、年龄合适的、能真正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的不多,从专业技术科班院校毕业选调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下大力气勉强选调进来的,由于工作性质、待遇、进退留转空间和环境的影响,能够留得住的更是凤毛麟角,对开展正常的转播发射工作已经造成了很大困扰,存在一定的技术保障安全隐患。
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调查中发现,局属三台一站干部反映强烈的激励机制问题主要有:①职称评聘不合理。受人员编制和技术职称职数限制,三台一站的高级、中级职称职数本身就少,在评聘过程中,有机械照搬学历、年龄、论资排辈、托人说情走后门等现象,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严格的考核评聘制度,职称评聘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干部的实际工作绩效,挫伤了一批专业技术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有一些人拿到了高职称但却很少或基本上不参与技术工作,平时单位的技术工作又大多靠低职称的同志完成,还有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反而不如低职称技术人员,职称与能力不匹配,一些干部心里憋屈、不服气。②人员流动不畅。台站业务面窄,承担的转播发射工作任务与编辑制作(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广电网络公避)脱节,而且三块业务相近的工作又分别归宣传部、文旅局和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三个单位主管,干部的成长进步受限、交流不畅。加上台站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相对又比较低,干部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四是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面与中省要求差距较大。从目前我市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实际看,最多的宝塔区电视覆盖了12套、广播覆盖了9套,最少的黄龙县的电视覆盖由市局直属台承担,广播仅覆盖了3套。由于市、县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自办的两套广播只覆盖到了宝塔区,两套电视无线覆盖全市均没有实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要工作,以及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难以快速、及时、准确、安全、全面地传送给全市老百姓。距离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提出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需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15套电视”的基本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另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