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关于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坚持以“政治铸魂、能力筑基、作风塑形”为主线,着力锻造高素质国企干部队伍,为奋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政治铸魂,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干部队伍“定盘星”。一是构建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公司创新建立三维一体学习体系,一是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党委会、支委会首要学习内容,建立传达学习-研究部署-督办落实闭环机制。二是打造思想引领、学习在先2.0版本,开发线上+线下双平台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每日打卡,线下每月举办支点建设大讲堂,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专题解读七大战略。三是实施学用转化工程,要求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撰写调研报告,2025年上半年形成《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等高质量报告47篇,其中12项成果已转化为具体措施。二是创新红色教育沉浸式载体。公司构建三色教育体系,依托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铸魂培训,开发重走长征路VR体验课程;在阳逻港区建设蓝色先锋党建展厅,展示公司建设史中的党员先锋事迹;设立绿色学堂,组织干部参与长江生态保护实践。特别策划三大精神传承工程,通过老中青三代党员口述历史、编排情景剧等形式,使抽象精神具象化。2025年已开展干部职工话初心等活动28场,覆盖员工超2000人次。三是打造实战化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靶向赋能计划,针对投资并购领域,开展资本运作沙盘推演特训班,模拟真实并购案例;针对数字化转型,与华为合作开发智慧公司实战课程,组织干部参与EDI平台全流程测试。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为每位新提拔干部配备业务导师和廉政导师,2025年已开展导师带徒活动136次。创新项目揭榜模式,在智能船舶研发等重大任务中选拔干部担任项目负责人,已有23名干部通过此途径获得晋升。
(二)突出能力筑基,对标赋能提效,锻造干事创业“硬本领”。一是实施对标一流系统工程。公司制定五维对标路线图,在枢纽功能建设方面,学习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经验,优化阳逻港铁水联运方案;在开放优势方面,借鉴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对标鹿特丹港数字化平台,升级智能调度系统;在绿色转型方面,创新船舶减排技术,研发LNG动力船舶;在人才建设方面,创新人才队伍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忠诚、业务精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构建年轻干部成长矩阵。推出青苗计划3.0版本,建立选拔-培养-任用全链条机制,通过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三维测评选拔后备人才。实施双库联动动态管理,每季度对入库人员进行考核调整。创新轮岗+项目培养模式,安排年轻干部参与智能码头建设等重大项目,8名管培生轮岗期间提出的集装箱智能堆放算法已投入试运行。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干部在重大任务中的表现,作为晋升重要依据。三是打造青年赋能特色品牌。创建精英培养新模式,首期选拔50名青年骨干,定制管理+技术双通道培养方案。开发主管说智慧平台,实现业绩数据可视化、经验分享云端化、点评反馈即时化。2025年已开展主管说活动24期,形成《公司运营优化手册》等成果12项。设立青年创新基金,鼓励干部提出改革建议,已立项无人集卡调度系统等创新项目9个。
(三)突出作风塑形,严管厚爱结合,锤炼担当作为“好作风”。一是动真碰硬整治作风顽疾。开展四不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12类不作为情形和9种乱作为表现。推行末位回炉机制,对考核后5%干部进行脱岗培训,2025年已有6名干部完成回炉重塑。开发作风雷达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干部履职情况,预警提醒23人次。设立作风观察员制度,聘请退休老同志担任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37次。二是构建清廉国企防控体系。实施清风护航行动,在合同管理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应收账款清收实行包案到人责任制,2025年累计清收1.2亿元。创新八微监督2.0版,在港区设置微廉亭42个,开展家庭助廉活动18场。建立廉洁体检机制,对重点岗位干部每年进行廉政风险排查,已排查风险点89个并全部整改。三是搭建实践历练成长舞台。打造三维历练平台,纵向选派15名干部到省直部门挂职,横向交流28名干部到沿海企业锻炼,内部安排43名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实施墩苗计划,安排新提拔干部到偏远港区任职,已有9名干部在此类岗位表现突出获得晋升。建立成长导师团,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培养年轻干部,开展一对一指导136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贯,建立“理论教育+党性锤炼”双轨培养模式。通过党委中心组联学、党务骨干研修班、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等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党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健全“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与“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与行业政策开展专题学习,形成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的良好局面。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题报告会和干部联学班,培训内容涵盖支点建设、“三大精神”等,发挥“头雁”领学示范效应,有效提升干部“观大势、谋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二)创新培养机制,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