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局关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专项整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XX省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系列决策部署,确保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根据XX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要求,XX县教育局于2025年7月起,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本次专项整治聚焦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通过全面排查、精准施策、立行立改,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部署
乡村教师是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然而,在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部分地区仍存在发放不及时、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际效果,挫伤了广大乡村教师的积极性。
为正视并解决此类问题,XX县教育局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人事、财务、监察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促落实。
(一)高位推动,迅速启动部署
2025年7月初,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对全县的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与周密部署。会议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以实效为标准”的工作原则,要求各乡镇中心校、县直相关学校深刻认识本次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会议强调,必须将此次整治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务求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畅通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为构建开放、透明的监督环境,我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监督渠道。7月11日,通过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县政府门户网站及“XX教育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统一发布了《关于受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公告详细说明了受理范围、举报方式,并设立了专项举报电话与电子邮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和处理信访举报线索。此举不仅为广大教师和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监督途径,也为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提升整治工作的靶向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专项整治工作实施过程与核心举措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各环节工作衔接紧密、落实到位。
(一)制度先行,夯实政策根基
在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之初,领导小组深刻认识到,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是导致问题反复出现的根源。为此,我局将制度建设作为先手棋,组织专门力量对原有的补助发放办法进行全面梳理与评估。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最新政策要求,修订并印发了《XX县教育局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办法》。新《办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完善:一是进一步明确了补助范围的界定标准,特别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属性认定,制定了更为精细化的量化指标;二是优化了补助档次的划分依据,将服务年限、所在地区艰苦边远程度、职称等级等因素进行加权计算,使补助标准更具科学性与公平性;三是规范了申报、审核与发放的全链条流程,明确了学校、中心校和县教育局三级主体的职责与权限,压缩了审批时限;四是强化了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核心原则,对教师岗位变动后的补助资格调整做出了即时性处理规定。
(二)全面排查,确保底数清晰
在问题排查阶段,我局坚持“全覆盖、零死角、无盲区”的原则,组织了三个联合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全县所有涉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学校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工作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段,力求精准高效:一是数据比对,将教师人事信息系统、工资发放系统与学校提供的在岗教师名册进行交叉比对,核实人员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二是查阅档案,重点审查近三年来补助资金的发放凭证、公示记录、会议纪要等原始资料,追溯资金流向与决策过程;三是实地走访,深入教学一线,与乡村教师进行面对面座谈,倾听他们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真实反馈与意见建议;四是开展专项审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部分学校的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抽样审计,以专业的视角发现潜在风险。通过为期两周的密集排查,共梳理汇总出各类问题线索12个,精准掌握了全县补助发放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集中整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集中整改,逐项对账销号
针对排查发现的12个问题,领导小组建立了问题台账,逐一明确了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式”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截至2025年7月底,台账中的1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为巩固整改成效,深化思想认识,我局还组织召开了3次专题警示教育大会,覆盖全县各相关学校校长、财务人员及骨干教师共计200余人次。会上通报了排查发现的典型问题,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教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XX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的规范性、及时性、透明度和精准度得到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资金发放机制显著优化,时效性与准确性大幅提升
针对部分学校存在的补助发放周期过长、程序繁琐导致的“发放时效滞后”问题,我局进行了深刻的流程再造。整改后,建立了“学校按月核定、教育局按月审批、财政按月拨付、银行代发到卡”的高效联动机制。具体流程为:各学校于每月5日前完成本校在岗教师补助资格与金额的核定,并通过新上线的教育财务管理平台统一上报;县教育局财务股与人事股于每月10日前完成线上审核,并生成全县补助发放汇总表;经审批后,于每月15日前将拨付申请及相关文件送达县财政局;财政局在收到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直接拨付至与教师“惠农一卡通”绑定的个人银行账户。这一优化措施,将原先平均需要一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的拨付周期,压缩至一个月以内,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迟滞问题,确保了补助“及时雨”能够精准滴灌到每一位乡村教师。
(二)制度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长效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针对过去存在的“制度体系缺失”问题,本次整治工作不仅修订了县级层面的宏观《办法》,更着重指导各中心校及大学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符合本单位特点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这些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校内公示的具体方式、时长要求,细化了教师岗位异动的申报流程与时限,并建立了校内监督小组,形成了“县级宏观指导、学区统筹协调、学校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管理网络。同时,我局建立了乡村教师动态信息数据库,与人社、编制等部门实现数据定期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补助发放资格进行动态监控与实时预警,初步构建起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信息公开透明度全面加强,监督渠道畅通有效
针对个别学校“公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我局采取了“零容忍”态度,责令相关学校立即整改,并对整改不力的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约谈问责。同时,要求全县所有学校严格执行常态化公示制度。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公示内容必须全面,不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