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化类文稿汇编(47篇)

2025年文化类文稿汇编
(47篇)
目录

1.“‘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4
2.“十五五”时期应加快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15
3.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22
4.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红色资源 26
5.传统家文化的独特功能与时代价值 30
6.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 37
7.打造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新通道 46
8.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50
9.多元协同激活基层文化创新活力 62
10.发挥国家文化公园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功能 65
11.发挥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72
12.非遗保护传承要做好三个坚持 77
13.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81
14.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86
15.构建以人才资源牵引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新型模式 94
16.厚植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文化土壤 104
17.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111
18.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20
19.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28
20.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131
21.坚持“双效统一” 打造更多优秀文化作品 138
22.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140
23.科技赋能 文化出圈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147
24.培塑纯洁高尚的官德人品 151
25.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 158
26.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167
27.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173
28.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81
29.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188
30.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基层 200
31.推动中华文化瑰宝保护、传承与传播一体实践 205
32.推进地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14
33.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218
34.文化发展惠及民生 223
35.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225
36.系统推动海洋文化传承发展 232
37.新时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和优势 237
38.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考 242
39.以“文化+科技”赋能产业链重构与新业态培育 248
40.以时代精神创新激活地方戏曲 251
41.以优良家风家教助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254
42.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258
43.有效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62
44.在知识创新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265
45.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273
46.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276
47.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288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工程篇

    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历来有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传统。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以文化工程为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研究、论证和抓好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他立足时代发展趋势,直面现实文化需求,以宏阔的战略视野,从价值理念、目标导向、组织方式、建设载体、保障体系、管理机制等多重维度,亲自擘画、推动实施了以良渚遗址保护、“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西湖综合保护、大运河保护等为标志性成果的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并高度关注以“八项工程”为龙头、旨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多项重大文化工程,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开拓了浙江当代文化的崭新空间和有效路径,也为今天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方法论借鉴。
    一、注重文化工程的顶层设计,提出“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为龙头”
    文化作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就其具体建设过程而言,“实”是关键所在,不但需要扎实的内容,更需要落实的载体。文化工程的内涵包括视野上放眼国内外时代大局,时间上研判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布局上通盘规划、顶层设计等方面。习近平同志以全局观念来看待文化建设,强调“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在他看来,“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习近平同志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下,浙江重点实施了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八项工程”。习近平同志为之设计了内在逻辑缜密的系统架构,作出清晰阐释:“从实现文化大省的建设根本目标出发,着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规划设计文明素质工程;从加强文化大省的内容建设出发,着眼形成精品纷呈、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规划设计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保护工程;从巩固文化大省建设的基础出发,着眼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传播渠道建设,规划设计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为建设浙江文化大省的宏伟大厦撑起了全面、清晰、坚实的“四梁八柱”。
    在具体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注重各项工作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八项工程”是在特定时间周期内开展协作活动的复杂过程,规划引领、顶层设计都是“放眼全局谋一域”的关键所在,决定工程的主旨、规模、体量、资源、路径及其所需要的各类配套支撑。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中,“制定发展规划”被列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有力保障,明确要求制定完善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意见,制定完善以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为内容的“四个一批规划”配套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加快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二、注重文化工程的有形支撑,提出“使文化大省建设有硬抓手、实举措”
    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看来,相较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文化建设似乎显得要“虚一点”。习近平同志面对建设文化事业认知上的这一现象,在2005年8月31日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以工程为载体,明确今后5年宣传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抓手,系统科学地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使文化大省建设有硬抓手、实举措”,切实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作为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的客观需要来抓。
    习近平同志决策和布局每一项文化工程,都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以有形的抓手来解决面临的现实难题。例如,之所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是因为“从更高的要求来讲,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缺少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学术品牌,浙江历史文化的研究还存在着相对分散、参差不齐、整体性系统性不强等诸多弱点,离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还有距离”,需要通过实施文化研究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规划,整合资源,系统开发,促进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规模、上档次。为此,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召开指导委员会会议,亲自提出“今、古、人、文”的工程架构,为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撰写总序,为顺利实施文化研究工程谋定方向、打下基础。
    三、注重文化工程的力量统筹,提出“需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作为大型综合性文化建设的载体,文化工程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时间线长,需要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各方力量,集聚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互动配合,协同共进;另一方面,需要政策体系、制度安排、财政支持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力量保障。习近平同志强调,“八项工程”是对全省文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同时也是对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需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他还要求“既抓住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重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
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对各地各部门的集聚联动作出切实部署和统筹安排:“人大要加强有关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立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文化大省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管理。政协要积极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能作用。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中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群众性文化团体要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政策体系上,习近平同志要求认真梳理国家及浙江省关于文化工作的各项政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