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秋季学期初全校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聚焦问题谋发展求真育心赴新程

在2025年秋季学期初全校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聚焦问题谋发展求真育心赴新程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刚才,几位副校长已经就分管的教学、德育、后勤、安全等工作做了详细部署,内容具体、要求明确,都是结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实在安排。会后,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把各项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今天的大会,除了落实好各位领导的分管工作,我还想和大家重点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学校当前必须正视的问题;二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三是我们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要遵循的原则。
    一、我们存在的三个层面问题
    (一)学生层面:动力与习惯的“双重短板”
    1、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把学习当“任务”,上课走神、作业应付,缺乏“我要学”的主动性;有的对未来没有清晰目标,觉得“学不学都一样”,劲头提不起来。
    2、学习习惯不好: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作业拖沓、书写潦草,甚至依赖手机搜答案,这些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教师层面:倦怠与创新的“双重考验”
    老师们的辛苦,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不可否认,部分老师面临两个挑战:
    职业倦怠:长期重复的教学节奏,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危机、家校矛盾等事件,让老师感到“疲惫感”,对工作的热情减退,甚至出现“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心态。
    创新能力不足:有些老师习惯于“老方法教新课”,对新课标、新教法的研究不够深入,课堂上缺乏贴近学生的“新点子”,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层面:互动与讲授的“双重失衡”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的课堂还存在“一强一弱”的问题:
    教师讲授“强”:部分老师担心“讲不透”,一节课从头讲到尾,留给学生练习、讨论、质疑的时间太少,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师生互动“弱”:有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提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抽象,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表达的机会,课堂氛围沉闷。
    这些问题,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成长课题”。
    二、解决之法:以“求真育心”理念引领行动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求真育心”,这四个字很好理解。“求真”就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理。比如学习时认真钻研知识,不糊弄、不虚假;做人做事讲实话、办实事,不搞虚的。
    “育心”就是培育心灵、塑造品格。比如老师不仅教知识,还会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有责任感,帮学生养成好的心态,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如何“求真”?——回归教育规律。
    学生层面:要营造敢质疑、勇探究的学风。设计更多项目式、探究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面对真实问题、解决真实任务中,习得真本事。
    教师层面:要开展真教研、真备课。倡导数据说话、案例研究,备课组要敢于争论,评课要红脸出汗,直击痛点。我们要成为研究真问题的“学者型”教师。
    课堂层面:要打造思维活跃、暴露真问题的课堂。教师要减少“满堂灌”,善于设置认知冲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习过程真实发生。
    如何“育心”?——回归教育本源。
    学生层面: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差异,多倾听、多理解、多鼓励。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用我们的真心,换取学生的爱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层面:学校将竭力减虚耗、保初心,剔除不必要的形式主义,让大家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我们先要滋养自己的内心,才能照亮别人的心灵。
    课堂层面:要挖掘每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思政之善、科学之真、艺术之美、体育之毅),让课堂成为情感共鸣、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的殿堂,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车间。
“求真”是路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