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市政法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扎实推进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下面,我代表市委,就抓好这次集中教育整治工作,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集中教育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政法队伍是捍卫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刀把子”。其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开展这次集中教育整治,绝非一时之举、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政法工作本质规律、队伍现状和时代使命的深刻把握,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这是铸牢政治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念兹在兹,作出一系列具有深远战略考量的重要指示。他强调,“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必须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要求“全面提高政法干警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法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核心任务和价值追求。开展集中教育整治,首要的就是要推动全市政法干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把“政法姓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融入血脉、注入灵魂,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工作实效中。
(二)这是锤炼政法铁军、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市作为经济重镇、开放前沿、人口大市,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任务尤为艰巨复杂。政法队伍的能力、作风、纪律,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必须清醒看到,我们队伍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理想信念滑坡,“总开关”拧得不紧;有的宗旨意识淡漠,对待群众“冷硬横推”;有的执法司法不公不廉,甚至徇私枉法、贪赃枉法;有的作风漂浮、精神懈怠,专业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有的纪律松弛,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风险。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犹如“白袍点墨”,“害群之马”的破坏力极强,严重侵蚀政法队伍肌体健康,严重损害执法司法公信力,严重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不坚决整治,就难以担当起统筹发展和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千钧重担。集中教育整治,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除毒素,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整治积弊,重塑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三)这是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抓手。政法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执法司法活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源自对政法干警执法司法行为的评价。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作风不正等问题,是对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的侵害,是对党群干群关系最深刻的伤害。开展集中教育整治,就是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下大力气解决一批执法司法领域的顽瘴痼疾,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整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四)这是优化法治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政法队伍的素质、作风和执法司法水平,是衡量其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标尺。公正高效的司法、规范文明的执法,能够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反之,执法司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甚至徇私枉法,则会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挫伤投资者信心。当前,我市正处于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关键时期,亟需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集中教育整治,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如地方保护主义、选择性执法、滥用强制措施、久拖不决等,以政法队伍纪律作风的大转变和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大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在我市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保驾护航,为我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二、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与价值引领,为集中教育整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力量的源泉。政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象在行为,根源在思想。集中教育整治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查处个案、整肃纪律的层面,必须深挖思想病灶,着力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铸牢政治忠诚之魂。要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终身必修课。组织全体干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结合起来,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治轮训、新入职培训的必学内容。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研讨,引导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教育干警深刻认识“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二)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政法干警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要深入发掘和用好我市丰富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参观瞻仰、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邀请老革命老政法讲故事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干警深刻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来之不易,从而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要教育干警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深刻理解“为谁执法、为谁司法”的根本问题,自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为法治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强化忠诚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育,恪守职业良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和职业伦理。要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引导干警深刻认识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体现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体现到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职业操守上。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学习《政法干警职业行为规范》《法官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强化干警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教育干警恪守良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清正廉洁、秉公用权、文明执法。
(四)发挥正反典型教育作用,强化警示与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面典型的警示是深刻的。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选树宣传一批忠诚担当、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业绩突出的先进政法英模。既要学习全国、全省层面的重大典型,更要发掘宣传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业务尖兵”。通过举办报告会、拍摄专题片、设立荣誉墙等多种形式,讲好他们的感人故事,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让广大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系统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选取近年来我市及外地政法系统发生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深刻剖析其思想蜕变轨迹、腐化堕落根源及给党、国家、人民、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巨大危害。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阅读忏悔录、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刻认识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铁律,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坚持问题导向,深查细纠严改,坚决清除顽瘴痼疾
集中教育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查找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贯穿始终,确保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根治。
(一)深入自查自纠,敢于自我亮剑。自查自纠是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环节。要组织广大干警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对照政法干警职业行为规范,对照本次整治的重点内容(如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违规插手干预经济纠纷、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久执未果、充当司法掮客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开展“六查六看”:查政治忠诚,看信仰信念是否坚定;查执法司法,看行为是否规范公正;查服务群众,看宗旨意识是否牢固;查纪律作风,看执行规定是否严格;查担当作为,看履职尽责是否到位;查廉洁自律,看自身要求是否过硬。要鼓励干警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对主动交代、如实说明问题的,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甚至对抗组织的,一经查实,从严惩处。
(二)全面梳理排查,精准发现问题病灶。要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排查梳理。一是梳理“回头看”。对近年来中央、省委巡视巡察反馈的涉及政法领域的问题,以及市委巡察、政法系统内部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排查,看整改是否到位、有无反弹回潮。二是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畅通“信、访、网、电”多种举报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线索。三是分析重大案事件。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敏感案事件进行复盘倒查,深入剖析暴露出的执法理念偏差、程序失范、监督缺位等问题。四是坚持“四下基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各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