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农商银行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深入传达并贯彻落实上级行党代会暨年中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确保全行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二是结合当前我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存量风险贷款的攻坚化险任务,进行全面的安排与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对标的看齐会,更是一次行动部署的动员会,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全力推动我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深刻领会上级行会议精神的战略内涵
不久前,上级行成功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及年中工作会议,领导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行上下必须组织再学习、思想再强调、行动再落实,将会议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要深刻领会“坚守主责主业”的战略定力。上级行明确强调,要坚守支农支小的主责主业,这不仅是我们的立行之本,更是我们的发展之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我们绝不能迷失方向,更不能脱实向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商行的根在农村、脉在农业、情在农民。我们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实体企业、惠及广大城乡居民来展开。上级行提出的“做小客户、做大客群”的经营理念,是对我们市场定位的精准概括。这意味着我们要将服务的重心下沉,将金融的活水精准引流到最需要的地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行实体贷款余额已达到*亿元,较年初净增*亿元;贷款客户数量达到41527户,较年初净增了6402户,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市场根基在于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我们必须持续深耕这片沃土,靠专业和专注赢得市场。
其次,要深刻领会“强化金融服务”的实践要求。上级行要求我们大力弘扬“背包精神”,这是一种深入基层、贴近客户、主动服务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客上门,而是要主动走出去,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商铺,去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同时,要大力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传统的、标准化的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我们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开发更多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产品,特别是要加大线上产品的推广力度。我行网贷平台累计用信客户已达*户、金额*亿元,这证明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我们要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不仅要稳固好我们的老客户,更要吸引来有潜力的新客户,甚至要用我们的诚意和服务,唤回那些曾经离开但依然优质的客户,不断扩大我们的金融服务“朋友圈”。
最后,要深刻领会“推动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信贷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普惠金融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我们拓展蓝海市场的战略选择。截至2025年4月末,我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亿元,占全行实体贷款的8.44%,较年初净增*亿元;截至2024年5月末,我们的普惠性金融服务在辖区的覆盖面已达到100%,服务的中小企业占到辖内中小企业的80%。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看到,普惠金融的深化还有巨大空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档评级工作,提升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确保金融资源能够精准滴灌至地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同时,要优化信贷结构,压降高风险、低效益的贷款,增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信贷、科技信贷和普惠信贷,使我们的资产组合更加健康、更具韧性。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坚决打赢存量风险贷款攻坚化险硬仗
如果说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的主旋律,那么防控金融风险就是我们必须守住的生命线。当前,我行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存量风险贷款的攻坚化险。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行的资产质量、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涉农领域信用风险管理。同时,监管部门已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年度重点任务,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化解存量风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全面发起总攻。对此,我提出三点具体要求:
第一,底数要清,目标要明,全面夯实风险攻坚的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好攻坚战,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敌人”是谁、在哪里、有多强。各办贷机构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辖内的存量风险贷款进行一次无死角、全覆盖的再梳理、再排查。要严格按照风险分类标准,建立详尽、准确的风险贷款台账。这本台账不是一份静态的报表,而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工具。要坚决实施“清单式管理”。什么是清单式管理?就是要把每一笔风险贷款都变成一个清晰的条目,明确贷款主体、涉及金额、形成原因、担保情况、当前状态以及潜在风险点。这种管理方式的核心是精细化,它要求我们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要通过建立这样的清单,实现对风险贷款处置进展的动态跟踪和闭环管理。在此基础上,要对大额风险贷款严格实行“一户一策”。千篇一律的处置方式解决不了复杂多样的风险问题。我们要组织最精干的力量,成立专项小组,对每一户大额风险贷款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从客户的经营状况、还款意愿、担保物价值、法律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研判,量身定制清收、重组、核销或诉讼等差异化处置方案。处置工作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那些有还款意愿、有部分还款能力的客户入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再集中力量攻克“硬骨头”。我们的目标必须明确:通过这一轮攻坚,要确保每一笔风险贷款的风险底数都清晰可见,每一条处置路径都明确可行。
第二,联动要强,合力要聚,全面提升风险攻坚的质效。风险化解是一场系统战,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机构能够包打天下的,必须上下同心、横向协同,握指成拳。为此,我们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高管包户、部门督导、机构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高管包户”,就是行里的每一位高管都要分片包干,直接挂钩若干重大风险客户。这不仅仅是挂个名,而是要真正沉下去,亲自研究处置方案、亲自协调内外部资源、亲自督导工作进度。我们既要当好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更要当好冲锋陷阵的“战斗员”,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标杆立在基层。“部门督导”,是指总行的风险管理、信贷管理、法律合规等职能部门,要从过去单纯的管理和审批角色,转变为指导和服务的角色。基层在处置过程中遇到任何难点、堵点,比如法律诉讼程序复杂、资产处置渠道不畅、部门间协调困难等,相关部门必须第一时间响应,主动靠前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方案,为基层提供最精准的业务指导和最坚实的资源支持。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问题不过夜、责任不悬空。“机构落实”,是指各分支机构是本次攻坚战的主战场,是责任落实的最终环节。各支行行长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要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压实到岗,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工作格局。总行将建立严格的督导和考核机制,对工作得力、成效显著的机构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推诿扯皮、行动迟缓、处置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第三,底线要守,推进要稳,全面筑牢合规经营的防线。攻坚化险,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头脑清醒;越是时间紧迫,越要依法合规。我们的一切处置行为,都必须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内进行。这是我们必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