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户外招牌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贯彻落实区委领导的批示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了前期的排查整治情况,会议也传达了《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与《关于近期户外招牌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两个文件,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户外招牌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城市安全,人命关天。户外招牌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商户经营的“脸面”,更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镜子”。一块小小的招牌,向上牵动着城市品质和形象,向下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头顶上的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近年来,我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市容市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根据前期工作汇报中统计的数据,形势不容乐观。自2025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专项巡查150余次,覆盖各类经营主体超过4200家,排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户外招牌多达580处。这些隐患具体表现为:一是结构老化松动,部分招牌因长年日晒雨淋,连接构件锈蚀、焊点开裂,存在高空坠落风险;二是用电不规范,线路私拉乱接、绝缘层破损老化等问题突出,极易引发短路和火灾;三是设置不合规,部分招牌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尺寸、材质、安装位置均不符合《XX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的要求;四是维护缺失,大量商户“重建轻管”,招牌安装后便无人问津,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部分商户和产权人安全意识淡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公共安全责任。从客观上看,我们的监管链条还存在薄弱环节,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存在“一阵风”式整治的现象,导致问题反复回潮。特别是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业业态日益丰富,新增招牌数量多、更新换代快,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同志们,安全隐患猛于虎。任何一处隐患,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都可能演变为一场不堪设想的事故。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警醒起来,把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消除存量隐患、遏制增量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标本兼治,系统施策,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安全监管体系
做好户外招牌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源头治理、过程严管、末端发力,构建一个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管有力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根据《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的精神,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压实“四方责任”,织密安全管理“责任网”。安全管理,责任是核心。必须明确界定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一是要全面夯实产权人的主体责任。要通过发放安全告知书、签订安全承诺书等方式,反复强调“产权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定位。产权人不仅对招牌的设置申请、施工安装负责,更要对后续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鉴定直至最终的拆除全生命周期负责。凡是因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是要精准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各职能部门要打破壁垒,协同作战。镇城建中心要当好“技术审核员”,严格依照市、区两级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对户外招牌的设计方案、结构安全、材料选用等进行前置审批和技术把关,从源头上杜绝“带病”方案。镇城运中心要当好“智慧调度员”,充分运用“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镇户外招牌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风险预警和精准派单。镇城管中队要当好“一线执法员”,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对巡查发现的违规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招牌,要第一时间下达整改通知,对逾期不改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要充分激活村、公司的属地责任。各村、公司作为连接政府和商户的桥梁纽带,是安全管理的“前沿哨所”。要切实担负起对辖区内商业载体的日常巡查、安全宣传和整治督导责任,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协调处置问题。
四是要创新探索街区自治的协同责任。要积极推广“全域门责自治”新模式。依托街区党支部,引导和组织同一商业街区的商户建立安全自治联盟或商户公约,开展交叉互查、隐患互提、经验互享,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
第二,要规范“三个环节”,筑牢安全管理“防火墙”。户外招牌从设计、安装到使用的全过程,都必须置于严格的规范管理之下。
一是在审批环节要“从严把关”。必须严格执行区级审批备案流程,坚决杜绝无序设置。凡是新设、改建、扩建户外招牌的,必须提供符合规范的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施工图、结构安全计算书、电气安全说明等。对于特殊结构或超大尺寸的招牌,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审批流程要公开透明,内部建立经办、审核、审批三级把关机制,确保审批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二是在施工环节要“全程监督”。要督促产权人选择有相应资质和施工能力的单位进行安装,严禁使用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城建、城管等部门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严格按照审批方案和《X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进行,杜绝偷工减料和野蛮施工。
三是在运维环节要“定期体检”。要将“一店一档”制度落到实处,为每一处户外招牌建立详尽的“健康档案”,内容涵盖审批文件、设计图纸、施工信息、历次检查和维修记录等,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强制性安全检测制度。根据《X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检测规范》对设置满两年的大型户外招牌,以及存在结构复杂、材质特殊等情况的招牌,必须强制要求产权人委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