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整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整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的隐患整改攻坚任务。刚才,市XX局和XX消防救援大队的同志分别通报了情况、提出了要求,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稳定是大局的前提。消防安全,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现代化风貌的重要标志。但与此同时,高层建筑体量大、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用电用气负荷高、火灾荷载大等特点,也使其成为了火灾防控的“高危地带”。一旦发生火情,火焰垂直蔓延速度极快,人员疏散极其困难,外部救援面临巨大挑战,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无数惨痛教训验证过的铁律。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前一阶段的排查情况看,虽然总体整改完成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量隐患依然巨大,深层次问题不时暴露。一些建筑的消防设施老化失修、缺失损坏;一些场所的疏散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被堵塞;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责任心不强、日常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用火用电、在楼道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引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也是今年纳入我市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考核的硬性指标。这既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是否真正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直接检验。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拿出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牢牢守住城市安全的底线。
二、聚焦关键,以系统化思维和精细化标准抓实隐患整改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全链条发力,全方位推进。要摒弃过去那种“大概齐”“差不多”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下足“绣花”功夫,对现存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再分类,不仅要做到“一区一策”,更要精准到“一楼一策”,拿出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靶向整治方案。整改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严格对照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确保每一项指标都必须达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失守。
第一,要确保“消防生命线”绝对畅通可靠。消防设施是扑救初期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生命保障线。我们必须强制性要求所有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恢复到最佳战备状态。一是自动灭火系统必须全面激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除特定区域外,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对标检查,确保系统管网压力正常、喷头完好、能够与火灾报警系统有效联动。二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时刻灵敏。要确保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功能完好,消防控制室必须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持证上岗制度,确保火情信号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处置。三是防排烟系统必须正常运行。这是确保疏散通道在火灾时不受烟气侵害的关键。必须保证正压送风、机械排烟等设施的风机、风道、阀门等部件完好,能够在火灾时自动或手动启动。四是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必须“有水有压”。要逐一测试建筑内部的消火栓,确保压力、水量满足规范要求,水带、水枪等配件齐全完好,消防水泵能够联动开启。消防电梯必须保证正常运行,供电系统必须符合双回路供电或设置备用电源的要求。
第二,要确保“生命通道”绝对安全无阻。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唯一路径,必须保证其绝对畅通。一是严禁以任何理由占用、堵塞、封闭疏散楼梯、走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对于楼道内堆放杂物、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等行为,物业服务企业要第一时间劝阻清理,劝阻无效的要立即报告属地政府和消防部门依法处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关系到外部救援能否顺利展开,决不允许被车辆占用或设置障碍物。二是防火分隔设施必须完好有效。防火门、防火卷帘是阻止火势和烟气蔓延的重要屏障。要全面检查其闭门器、顺序器是否损坏,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常开状态,防火卷帘下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对于存在的损坏,必须立即修复,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应有的防火隔断作用。三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必须清晰有效。要确保疏散指示标志指向明确、应急照明在断电后能自动点亮并达到规定亮度,其损坏率不得超过规范允许的最低限度。
第三,要从源头上严控建筑内部的火险隐患。除了硬件设施,更要管住动态的风险。一是严管建筑材料。要重点排查外墙保温材料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是否符合A级防火标准。严禁违规使用聚氨酯、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对于建筑竖井、墙体缝隙等部位的防火封堵,要检查是否严密到位,防止其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二是严管电气安全。电气火灾占比居高不下,必须下大力气整治。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群租房、商住混合体等复杂场所,要对电气线路的敷设、用电设备的管理进行全面体检。消防电源必须使用专用回路,并具备末端自动切换装置。三是严管危险作业。严禁在建筑内违规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确需动火的,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操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并配备灭火器材。同时,要坚决禁止在建筑内违规使用、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同志们,以上提到的这些标准,都是强制性的、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整改验收过程中,必须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逐项对账销号,不达标绝不放过,确保整改一处、合格一处、安全一处。
三、压实责任,构建协同高效的闭环管理体系
隐患整改工作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单位主责、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的闭环管理体系。
第一,属地政府要扛起“主导责任”。各镇、各街道、XX经济开发区是此次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