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政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的讲话

区政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全体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段时间工作成效,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持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三服务”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准办公室工作的“定盘星”。
    从服务发展上看,办公室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2025年是我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攻坚年,也是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区、生态经济先行区、港产城联动示范区”建设的决胜之年。当前,全区正聚焦古城业态升级、运河港口转型、现代农业提质等重点工作,比如总投资**亿元的古城夜游经济综合体项目即将开工,**家港口的绿色转型进入验收阶段,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需要打通产销链路。这些工作涉及多部门协同、多环节衔接,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的“总调度”,既要牵头制定项目推进时序表,又要协调解决土地报批、资金保障等堵点问题,更要跟踪监测投资进度与效益指标。可以说,办公室的高效运转直接关系到重大项目能否如期落地、产业转型能否顺利推进,是确保发展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的关键一环。???
    从服务决策上看,办公室是辅助科学民主决策的“热点”。2025年我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改善等多重任务,无论是制定《古城文化保护利用条例实施细则》,还是出台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都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扎实的基层调研作为支撑。办公室承担着汇总各镇街发展动态、梳理部门工作建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职责。例如,在谋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时,办公室需深入**等镇的**个试点村,摸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特色产业发展的痛点,形成包含“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推广建议的调研报告;在应对运河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时,要整合环保、文旅、交通等部门的数据,提出兼顾生态红线与发展需求的可行性方案,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最优解选项”。?
    从服务落实上看,办公室是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的“督查哨”。2025年我区确定的**件民生实事,从新建**所普惠性幼儿园到改造**个老旧小区管网,从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到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每一项都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这些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离不开办公室的跟踪问效。办公室既要对照民生实事清单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督促教育、住建等责任部门按节点推进;也要针对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比如,核查医保报销流程简化政策是否真正惠及群众、小微企业纾困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到位。特别是在落实中央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办公室需全程跟进整改方案执行情况,防止出现“虚假整改”“纸上整改”,确保每一项部署都能见底见效。?
    今年以来,区政府办公室按照“重点工作突破年”的部署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办文办会方面,我们严格遵循工作规范,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全年处理各类公文**件,组织各类会议**场,保障了政府工作的顺畅运转。在以文辅政方面,我们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各类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篇,其中**篇得到区领导的肯定性批示,部分建议被纳入全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督查工作方面,我们聚焦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个,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例如,不久前我们成功举办了**活动,咱们办公室在统筹协调、后勤保障上全程跟进,没掉链子,说明咱们这支队伍是能打硬仗、值得信赖的。但咱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大家要记住,办公室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咱们站的位置特殊,肩上的担子不轻,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每一项督查、每一个电话,都可能影响决策部署的推进,关系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所以,同志们,要珍惜这份荣誉、珍惜这个平台、珍惜新时代给咱们的机会,不是空话,得铭记在心里面、落实在行动上。?
    二、直面问题短板,扫清工作中的“绊脚石”
    同志们,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要正视。要是捂着掖着,小问题就会拖成大麻烦。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当前,咱们工作中还有几个“拦路虎”和“绊脚石”:
    一是工作效率迟缓。个别同志干工作,恰似“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坐中游”,不急不躁,缺乏紧迫感。这让我想起那个经典的寓言——寒号鸟在阳光明媚的秋天,嘲笑喜鹊忙着垒窝,自己只顾晒太阳,唱着“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结果呢?真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夜,它只能哀嚎着冻死了。咱们一些工作也是这样,重要会议题材料明明提前几天就布置了,偏偏要像寒号鸟一样“等明天”,拖到最后一刻才交,搞得会务人员手忙脚乱,材料审核仓促了,很容易出纰漏。还有些重要请示,不提前谋划,临到要报了才“临时抱佛脚”,留给领导审阅的时间就那么一点点。当年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若也这般拖沓,怎会有“飞夺泸定桥”的奇迹?这种“拖延症”,说到底是责任心不到位,把“急事缓办”当成了常态,务必要及时整改!
    二是工作作风浮漂。个别同志思想松懈,存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现象。就像机要保密工作,这是“红线”“底线”,可个别同志就是不上心,觉得“就一份文件,能出啥大事”。这让我想起《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的病症,蔡桓公都不以为然,甚至嘲笑扁鹊。从小病拖到大病,从“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一直拖到“在骨髓”,最终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须知保密战线无小事,任何一丝麻痹和疏漏,都可能像蔡桓公的病一样,开始觉得是小事,但隐患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就是惊天动地、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像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党员传递情报时连墨迹深浅都要反复推敲,稍有不慎便全盘皆输。??
    三是工作质量粗糙。个别同志还存在“粗枝大叶”的毛病,报送的文稿,有时“新瓶装旧酒”,数据“大概齐”,规范说法没吃透,甚至奉行简单改个地名、换个数字的“拿来主义”。这说明什么?要么是调研不深,要么是态度不认真,骨子里还是“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在作祟。这让我想起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他凡事不求精确:红糖白糖差不多,陕西山西差不多,人医兽医差不多……最终自己病重时,家人请错了医生(兽医),他也觉得“牛医和人医差不多”,结果一命呜呼。咱们办公室的文稿、数据、会务细节,都代表着区政府的形象和水平。一个数据失真、一个表述不当、一个席卡摆错,都可能引发误解、影响决策、损害公信力。在追求工作质量上,容不得半点“差不多”,必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四是工作衔接疏忽。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和其他单位之间、内部科室之间,有时候确实存在“各吹各的号”的现象,沟通不畅,衔接脱节。就像不久前上级领导的那个签批件,我们机要科同志领取复印后转交区委保密室,因为没有履行签字确认的“闭环”手续,结果导致文件“悬空”,区委主要领导未能及时阅示。这就像“蚂蚁搬山”的故事:一群蚂蚁要搬走一座小山,如果大家目标一致、步调协同、分工明确、信息畅通,再大的山也能搬走;但如果各行其是、不通气、不配合,甚至互相指望,那么即使一粒米,也可能搬不到目的地。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工作衔接容不得半点含糊,必须环环相扣、步步留痕!
    诸如此类问题,我不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说起来可能刺耳,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不愿解决。就像看病一样,只有找准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把这些“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三、聚焦提质增效,当好履职尽责的“排头兵”
    接下来怎么干?我想从四个方面和大家聊聊,每个方面都借个小故事,咱们从故事里找启发、找方法。??
第一,提升参谋助手作用,要学“诸葛亮借东风”——善观大势、精准献策。有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懂兵法,更懂天文地理。赤壁之战时,他算准了刮东风的时机,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参谋不能只看眼前,得有“前瞻性”,能从大势中找方向,从细节里挖线索。咱们搞以文辅政、参谋决策,就得有这种“借东风”的智慧。怎么借?一要“沉下去”调研。别总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多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走走,听听群众怎么说,看看实际情况是什么。就像写调研报告,你不去企业看看,怎么知道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哪?不去项目现场转转,怎么了解推进的堵点是什么?二要“跳出来”思考。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站在全区的高度想问题。比如政策建议,既要符合上级要求,更要贴合全区实际,不能“上下一般粗”。三要“快半拍”行动。领导关注的重点、群众反映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