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企业新闻宣传管理、新闻审核和消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一条高举旗帜,明确方向。企业各类宣传平台是重要的舆论阵地,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定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第二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整体利益,服从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三条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据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对企业各类宣传平台的新闻内容进行分级审核,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三审三校”制度,确保新闻内容的政治安全、导向正确、合规合法、保密得当。
第四条客观真实,严谨规范。新闻稿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贴近企业实际,语言表达规范,避免虚假夸大、主观臆断和不当言论。
第二章 企业宣传平台
第五条企业官方网站
企业网站包括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内部网站的新闻栏目主要为“企业内部新闻”;外部网站的新闻栏目主要包括“企业动态”“所属单位动态”“企业文化”等。新闻宣传稿件由相关企业部门、所属单位负责撰写。
1.内部网站—企业内部新闻
“内部网站—企业内部新闻”发布的内容包括企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企业领导参与的会议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的主题宣传、专题报道,所属单位的重要工作动态等。企业主要领导参与的会议活动新闻稿,应在会议活动结束后及时发布。
对于有上级领导参与的活动,相关新闻稿需按事件进行单独审核。文稿撰写人员需提前准备好新闻框架稿,包括活动背景、流程安排、预期目标、各方反馈等,活动结束后,迅速补充详细内容完成新闻稿件。
2.外部网站—企业动态
“外部网站—企业动态”发布的内容包括企业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以及企业在市场拓展、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和举措。
3.外部网站—所属单位动态
“外部网站—所属单位动态”发布的内容包括所属单位的重要活动、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亮点和成果。
第六条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
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企业官微”)主要发布企业的重要新闻、重大活动、企业文化等内容,以原创为主。由企业宣传部门负责组稿,所属单位可积极投稿。重要新闻和活动的官微报道应及时发布,确保时效性。
第七条视频平台
包括企业官微视频号等,主要发布企业形象宣传片、重要活动视频、员工风采展示等内容。
第三章 新闻作品要求规范
第八条新闻作品基本原则
1.政治性。新闻作品必须坚定政治立场,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形象。
2.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深入采访,多方核实,确保内容真实可靠,杜绝虚假新闻。
3.时效性。新闻要及时反映企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成果,在事件发生后尽快进行报道,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
4.重要性。新闻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关注度,能够反映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产生积极影响。
5.严肃性。新闻稿件的撰写应符合新闻规范,语言严谨,结构合理,逻辑清晰,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6.创新性。新闻作品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挖掘独特的视角和观点,采用新颖的表现手法,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第九条需要持续注意的几点规范
1.关于新闻结构
(1)标题。官网标题要准确反映新闻内容,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官微标题要更加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关注。在标题中,企业领导只写姓名不写职务,对方的职务要写清楚,如《XXX会见XX市市长XXX》。如所属单位领导在标题中出现,要写上企业简称+领导姓名,如《[企业名称]XXX会见XX局局长XXX》。
(2)导语。导语要简洁概括,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企业高层领导、外部重要嘉宾等应在导语中体现。
(3)主体。主体部分要详细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背景、原因和影响,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重要会议和活动的报道要确保关键信息无遗漏,行文顺序按照领导职务高低进行安排。
(4)结尾。新闻事件的结尾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相关背景信息。会议活动的结尾可列出参加人员名单。在企业层面发布的新闻中,结尾可提及企业的专家顾问、部门和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副职以“XX部门、XX单位有关负责人”表述,不再逐一列出姓名。多个部门和所属单位负责人同时出现时,按照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2.关于新闻表述
(1)关于领导称谓。除标题外,正文中第一次出现领导职务时应使用全称+姓名,再次出现时只提姓名。应使用规范的称谓,如“中共XX省委书记”“XX市委书记”,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表述。对于已离休或退休的老领导,应根据其原任职单位的情况进行准确表述。退休后在社会团体、协会等机构任职的,应以“现任职务+原任职务+姓名”的方式表述。
(2)关于领导排序。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内部领导的顺序,结合职务高低进行排序。
(3)关于领导讲话与活动。中央领导的讲话可使用“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重要论述精神”,企业领导讲话应避免使用“重要”“指示”等词汇。对企业领导的活动报道,应慎用“亲自”“莅临”“视察”等词。各级领导和其他企业负责人到企业指导工作,应使用“考察”或“调研”。上级主管部门或专业部门来企业检查工作,应表述为“检查”。企业领导到所属单位调研和检查工作,应表述为“调研”或“检查工作”。
(4)关于“隆重”用词。除了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一般会议不用“隆重召开”。
(5)关于“战略”用词。应使用“[具体倡议名称]倡议”,避免使用“[具体倡议名称]战略”的表述。
(6)关于涉港澳台规范用语。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出现错误表述。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应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等正确表述。“台湾”与“祖国大陆(或‘大陆’)”为对应概念,“香港、澳门”与“内地”为对应概念,不得混淆。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提法,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7)关于员工用词。统一使用“员工”,避免使用“职工”。
3.关于新闻篇幅
重要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搭配图片不超过5张。通讯稿、综述稿等字数在2000字左右,搭配图片不超过5张。一般消息稿字数在500字左右,搭配图片不超过3张。特殊稿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4.关于图片视频
(1)图片。图片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新闻性和表现力,能够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和主题。追求画面清晰、构图合理、细节丰富,避免使用PS合成图和不适宜的图片。新闻配图应符合规定的像素要求,微信图片像素不低于200K。调研活动图片应尽量反映现场实际情况,避免使用会议室场景和合影图片。会见活动图片应选择主宾会谈和全景图片,尽量不使用合影图片。如需使用场景说明,应添加图说。
(2)视频。视频内容要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内容安全可靠。注意避免使用带地图的镜头。在镜头拍摄、画面剪辑和摄录声音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确保视频质量。镜头拍摄要稳定、均匀,画面色彩正常,避免虚焦、过亮或过暗、倾斜等问题。画面剪辑要合理,避免时空错乱、转场突兀、声画不对位等问题。摄录声音要清晰,避免过高过低、失真或出现杂音噪音等问题。
第四章 新闻审核基本要求
第十条严把政治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党性观念,确保新闻作品在政治立场、原则问题上坚定不移。对中央领导同志的姓名职务等信息要严格审核,确保准确无误。政治概念、表述和重要引文必须符合规范。新闻稿件中一般不得擅自出现中央领导同志的姓名职务、讲话内容和图片画面。如确有需要,必须使用新华社通稿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相关报道,不得自行编辑修改,确保内容与原文一致,无错字、掉句、标点错误和剪辑拼接问题,不得使用未经公开报道的内容。
第十一条严把导向关。新闻内容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违反宪法原则,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要符合国家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杜绝封建迷信。不得散布谣言,制造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国资部门和宣传部门的管理规定和新闻宣传纪律,确保新闻导向正确。
第十二条严把合规关。新闻稿件要符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地图的审核和使用要严格把关,原则上不使用地图,如确需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使用特殊字体、版权图片视频音乐等,要确保已取得合法授权。
第十三条严把保密关。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规和企业保密制度,做到内外有别,防止涉密敏感信息泄露。不得发布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内容,以及内部商业信息、暂不宜公开或正在处理中的内部事项。对于涉美敏感信息、军民融合等业务,要按照“只做不说”的原则进行处理。仅在企业内网发布的新闻稿件,严禁转发到外网。
第十四条严把事实关。审核新闻要素是否完整,新闻事实是否准确无误。要确保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准确,人物姓名、性别、职务等信息无误,专业术语准确,数字数据准确,计量单位准确。新闻表述要符合经济社会常识,文题要相符。要深入了解事实真相,通过多渠道核实佐证,不得采用未经核实的自由来稿和网络信息。
第十五条严把文字关。审核语文知识是否正确,语法句法是否规范。注意避免错别字、生造词语、多字漏字、成语误用、词语重复、词序错乱等问题。修辞要恰当,避免不当修辞。逻辑要严密,避免归类错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符合《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的规定,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