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县)虫媒传染病防控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遏制虫媒传染病传播蔓延的势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近期的情况,我都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生命安全大于天,公共卫生无小事。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正在持续加大。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出预警,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在全球多地呈现高发态势,较往年同期大幅上升,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将目光转回国内、省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根据省疾控部门对我省2018至2023年长达六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省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其中XX三角片区和XX东片区的蚊媒密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正是蚊媒活动最猖獗、疾病传播风险最高的“窗口期”。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去年11月,我省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已超三千例,波及全省绝大多数地市,本地感染病例占绝大多数,表明疫情已在省内形成了一定范围的持续性传播。
聚焦到我们市、我们区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即摒弃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的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感,迅速投身到这场硬仗中来。
二、坚持系统施治,全面落实防控工作的各项关键举措
打赢这场虫媒传染病防控攻坚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防控指导精神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县)实际,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压实责任,构建协同高效的联防联控新格局。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无法完成。必须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区里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全区是本次专项行动的第一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确保属地责任落实到位。卫健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和专业指导作用,加强疫情监测、风险评估和医疗救治。城管、住建、水务、市场监管、教育、交通等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守好自己的“责任田”。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机制,确保指令畅通、行动一致,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
第二,深入源头治理,打好清除蚊媒孳生地的环境整治攻坚战。蚊媒传染病,根子在蚊子,蚊子的根子在积水。清除孳生地是釜底抽薪、治本除源的关键一招。要立即在全区(县)范围内,发动一场声势浩大、覆盖全域的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是“翻盆倒罐,清理积水”。要以社区和村为基本网格单元,组织力量对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公园绿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要聚焦花盆托盘、闲置容器、楼顶天台、地下车库集水井、废旧轮胎、绿化带内的塑料垃圾等一切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做到全面清理、不留死角。这项工作看似琐碎,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控手段,必须下足“绣花”功夫,抓实抓细。
第三,强化专业消杀,提升科学精准的综合防控能力。环境整治是基础,专业消杀是保障。要坚持“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控策略。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消杀作业。要组织专业消杀队伍,根据蚊媒密度监测结果,对蚊媒密度较高的重点区域,如公共绿化带、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下水道系统等,开展应急控制消杀。在药物选择上,要选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毒环境卫生用杀虫剂;在操作方法上,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特别是像滞留喷洒、超低容量喷雾等作业,药品的配比和稀释必须使用专业量具精确计算,坚决杜绝凭经验操作、随意加大浓度的现象,既要保证杀灭效果,又要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第四,加强监测预警,筑牢灵敏高效的疫情发现“防火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卫健部门要进一步加密对重点区域的蚊媒密度监测频次,动态评估风险等级,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要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题培训,提升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疾控部门要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置,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要加强对境外返区(县)人员的健康宣教和提醒,鼓励其在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主动就医并告知旅居史,守好“外防输入”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