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区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XX省驻村帮扶工作指引》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希望大家能深刻领会,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啃下了最硬的骨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正迈向更广阔的战场。驻村帮扶工作是衔接两大战略的核心枢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基石的关键举措。全镇的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党支部书记们,是这项伟大事业的直接实践者和一线战斗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驻村帮扶的时代重任
驻村帮扶工作,绝非一项常规性的下乡任务,而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实践和民心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脱贫家庭的福祉,更关系到我们党执政根基的稳固,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顺利推进。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压舱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脱贫基础尚不稳固,部分群众仍处在返贫致贫的边缘。返贫风险如同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驻村工作队就是我们安插在防返贫一线最前沿的“哨兵”和“探头”。你们的日常走访、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只有你们把根深深扎在村里,把情紧紧连在群众心上,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化解风险,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二,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乡村振兴是一篇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宏大文章。这篇大文章,不能只停留在规划图纸上和会议文件里,必须落实在田间地头、千家万户。驻村工作队作为一支来自不同领域、具备专业优势的力量,正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催化剂”和“突击队”。你们要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产业定位,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你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又是项目的“施工员”,更是群众的“服务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锤炼干部队伍、践行初心使命的“大熔炉”。乡村是观察社会、体察民情、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基层一线工作复杂艰巨,最能考验干部的党性、能力和作风。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的一线,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战略考量。同志们要珍惜在基层的每一天,把驻村帮扶的经历当作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砥砺品质、在推动乡村发展中增长本领、在应对复杂局面中锤炼作风,真正做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
二、聚焦核心任务,狠抓精准落实,以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效提升驻村帮扶的质量水平
驻村帮扶,核心在“帮”,关键在“扶”,成败在“精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核心任务,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每一份力量都用在刀刃上,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关键处。
第一,织密织牢防返贫动态监测“防护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监测是帮扶的前提。必须将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驻村帮扶的重中之重,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要拓宽监测渠道。要将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和社会监督发现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大力推广使用“XX省一键报贫”线上系统和我区自主开发的“XX区防止返贫监测快速响应”小程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要成为这些现代化工具的熟练使用者和推广者,确保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最便捷的渠道被发现。二要严格监测程序。严格执行“村级评议、乡镇初审、县级审定”的程序,确保识别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于新识别的监测对象,要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从发现到审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个工作日,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三要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精准,是监测帮扶的灵魂。要牢固树立“一户一策”的理念,对纳入监测的每一户家庭,驻村工作队都要会同村“两委”深入分析其返贫致贫风险点,是因病、因学、因灾,还是因就业不稳?然后对照我区涵盖产业、就业、医疗、教育、住房、饮水等九大类的帮扶措施,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和完成时限。去年,我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超过4000户、1.5万人,风险消除率超过60%,这背后就是无数个“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的生动实践。今年,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效。
第二,做大做强富民兴村特色产业“发动机”,持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我们XX镇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驻村帮扶工作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一要做强我们的主导产业,擦亮“XX特色油橄榄”这张金字招牌。我镇的油橄榄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大而不强、品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驻村工作队要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在扩面上,要继续通过“院坝会”宣讲、能人大户示范等方式,盘活撂荒地和山坡地,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在提质上,要主动对接区农技中心等专业机构,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科学剪枝等“保姆式”技术服务,提升亩产和果品质量;在延链上,要协助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探索建设初级加工厂,发展品牌化营销,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推动我们的油橄榄产品从“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群众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分享到增值收益。二要前瞻谋划新兴业态,打造“XX生态康养基地”这张新名片。这是区委区政府对我镇未来发展的精准定位和殷切期望。我们要依托万亩油橄榄绿色长廊的生态基底,挖掘山水、田园、民居的独特价值。驻村工作队要成为这个项目的“信息员”和“联络员”,积极收集民情民意,协助做好规划落地、资源整合和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集生态康养、旅游休闲、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康养基地雏形,为我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全新的、强大的动能。
第三,补齐补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力夯实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根基。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也是民生改善的保障。驻村工作队要成为群众身边的“项目协调员”。要紧盯群众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今年我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已经启动,相关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