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茧重生”的决心,打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整体战、持久战,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县域经济“突围破局”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县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以营商环境的“根植沃土”,催生市场主体的“百花齐放”,推动县域经济的“枝繁叶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直面问题,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打响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县营商环境总体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市场主体期待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三个突出矛盾”:
    一是政策落实的“温差”与市场期待的“热盼”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但部分政策在基层落地时存在“中梗阻”:有的部门对政策研究不深、解读不细,企业“看不懂、不会用”;有的政策申报流程繁琐、审批环节冗长;更有甚者,个别干部以“文件未明确”“程序需完善”为由,变相设置门槛,导致政策“悬在空中”“停在纸上”。这种“最后一公里”的梗阻,让企业从“满怀期待”变为“失望寒心”。
    二是服务效能的“低效”与市场主体的“高效”之间的矛盾。?当前,企业办事仍面临“三多”问题:一是“证明多”,部分事项要求企业提供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甚至“奇葩证明”;二是“环节多”,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开工,需经过多个部门审批,流程复杂、周期漫长;三是“跑动多”,企业办事需在多个窗口、多个楼层之间来回奔波,甚至“跨部门办事如闯迷宫”。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效率意识淡薄,仍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软梗阻”。
    三是要素保障的“短板”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企业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现实中,土地指标紧张、融资渠道单一、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例如,部分企业因土地指标不足无法扩大生产,因融资成本过高不敢投资扩产,因人才短缺难以实现技术突破。这些“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同志们,营商环境是“易碎品”,一旦放松要求、懈怠松劲,就会“一落千丈”;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只有持续优化、迭代升级,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坚决打赢这场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钉钉子、啃硬骨头”的韧劲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企业反映最强烈、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重点抓好“五个攻坚行动”:
    (一)实施政务服务提质攻坚行动,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必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一是深化“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二是推行“一窗受理”。整合部门窗口,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杜绝企业“多头跑、重复跑”。三是优化“一站式服务”。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设立“企业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务,让企业“足不出园”就能办成事。
    (二)实施政策落地攻坚行动,让企业享受政策更及时、更充分
    政策红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催化剂”,必须确保政策“直达快享、精准滴灌”。一是建立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大数据比对、智能筛选,主动推送政策、自动兑现资金,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二是简化政策申报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推行“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线上拨付”,让企业“少跑腿、快拿钱”。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群等渠道,常态化发布政策解读、操作指南,确保企业“看得懂、用得上”。
    (三)实施要素保障攻坚行动,让企业发展更稳健、更有力
    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的“硬支撑”,必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企业走”,全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一是强化土地保障。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推行“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定期举办融资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企业急需人才,解决“用工难、招工难”问题。
    (四)实施法治环境攻坚行动,让企业经营更安心、更放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一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推行“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二是保护企业权益。严厉打击侵占企业财产、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投诉举报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