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守初心,正风肃纪促乡兴——关于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典型案例交流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会前我们集中学习了XXX总书记在2025年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研读了《统计法》以及《关于转发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关于把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作为学习教育反面教材的通知>的通知》等内容。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受触动,也进行了深刻反思。下面,我结合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实际,围绕此次学习主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深刻领会学习内容,把握核心要义
(一)XXX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行动指南
XXX总书记在2025年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我深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对于推动乡镇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
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体现了对统计工作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高度重视。统计造假不仅会误导决策,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虽然我们乡镇的工作与专业统计工作有一定区别,但统计造假背后反映出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反对一切不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确保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二)《统计法》是规范统计行为的基本准则
《统计法》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法律,为统计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习《统计法》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乡镇工作中,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统计、人口普查、经济数据统计等工作时,都需要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同时,《统计法》也提醒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不断提高乡镇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三)曲靖典型案例是深刻的反面教材
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反面教材。这起案例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淡薄、责任担当缺失等严重问题。统计造假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乡镇工作中,我们要从这一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乡镇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认真履行职责,就可能导致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二、对标对表,查找乡镇工作中的思想偏差
(一)理想信念方面
在理想信念方面,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一些同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在面对乡镇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出现退缩的想法。例如,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问题,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理想信念的动摇,会影响我们在乡镇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二)责任担当方面
责任担当不足是当前乡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和能力。在面对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群众的诉求时,不愿意承担责任,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比如,在处理群众的信访问题时,部分同志对问题的调查不够深入,解决措施不够有力,导致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给群众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对一些难点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整治效果。这种责任担当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乡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作风方面
工作作风不实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在开展调研、检查等工作时,习惯于走过场、搞形式,不深入实际、不了解实情,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在与群众打交道时,态度冷漠、服务意识不强,不能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如,在落实惠农政策时,部分同志对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一些群众对政策不了解,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实惠。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对工作任务的跟踪和督促不够及时,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按时完成或达不到预期目标。
(四)纪律意识方面
纪律意识淡薄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也有所体现。一些同志对党的纪律和规矩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敬畏之心。在工作中,不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涉及到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存在违反廉洁纪律的风险。例如,个别同志可能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群众的利益和乡镇的形象。这种纪律意识的淡薄,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会破坏乡镇的政治生态,给乡镇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入脑入心,纠正思想偏差和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理论学习是纠正思想偏差、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深入学习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要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法。可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思考、学深悟透。同时,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
强化责任意识是纠正思想偏差、推动工作落实的关键。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明确自己在乡镇工作中的职责和使命。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要严肃问责,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勇于担当的同志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例如,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时,要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对信访问题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乡镇发展贡献力量。
(三)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
改进工作作风是纠正思想偏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开展工作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加强对工作的调查研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在与群众打交道时,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例如,在落实惠农政策时,要加强政策宣传,确保群众了解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在工作落实过程中,要加强对工作任务的跟踪和督促,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增强纪律意识,严守纪律规矩
增强纪律意识是纠正思想偏差、确保工作廉洁高效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加强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学习,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方面的规定,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通过开展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