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主线,扎实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1—6月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项,完成交易标段(包、宗)**个,完成交易总额**亿元。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铸魂领航,筑牢思想建设根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和组织生活的必修课,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学习7次,交流研讨3次,召开支委会7次,党员大会3次,讲党课2次,开展主题党日7次,开展青年学习小组“书香机关悦读赋能”活动3次,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专题会议1次;有效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领会新思想、新精神,掌握新形势、新任务,明晰新部署、新要求。
(二)夯基固本,加速系统迭代升级。推动“全省一张网”提质增效。一是紧盯“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服务大厅为核心枢纽,及时准确地向省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底座推送项目全量数据,确保交易数据完整准确,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网共享”。二是持续推进“应进必进”,积极促进农村集体产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转让项目在平台交易,探索林权、水权、草原承包经营权项目进入市级平台交易,全部交易实现了“一网通办”。三是对平台全流程电子化程度再查漏补缺,确保达成率为100%,努力实现项目审批环节与平台电子化对接,做好全国移动CA互认测试,目前已进行至试运行工作,实现了所有服务“一网集成”。四是不断完善平台功能,逐步打通与财政、住建、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标准化数据交互通道,构建数据实时共享、业务协同联动、监管实时在线的一体化平台。
(三)协同聚力,深化资源整合共享。坚持以“全省一张网”为枢纽,以提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和推进区域一体化共享发展能力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网上办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100%,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实现了与外省市共享优质专家库资源,精准填补部分项目专家数量不足与专业缺口,专家优质资源共享和评标质量效率双向提升,确保评标过程公平公正,预防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助力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大市场,助推全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四)提质增效,优化交易营商环境。一是推进平台服务事项标准规范,在交易受理、信息发布、时间场所安排,专家抽取、保证金退还、交易档案管理、电子监管、交易见证、投诉处理、紧急情况处理、电子监管等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统一规范标准的服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立足职责创新推动开展开标评审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平台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试行)》《见证室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措施,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坚持应减尽减,切实降低交易成本。积极推动电子保函清理、整合、规范和降费工作,不得设立最低收费标准,切实为广大投标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积极推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条件承诺制”,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棚户区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全部减免交易服务费,对扶贫惠农、政府代建、为民办实事等项目减免50%交易服务费。四是不断优化交易服务。设置交易引导岗和“办不成事窗口”,专人负责提供全流程线下帮办引导服务,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在项目交易时遇到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推行“五色牌”工作机制,中心工作人员、招标人(采购人)、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评审专家、驻场服务人员分别佩戴指定颜色工作牌,依托全方位、全过程、无死角音视频监控环境和场内交易秩序常态化巡查,交易现场秩序明显好转。
(五)守正创新,强化全程监管效能。一是不断强化见证职能。上线智能见证平台,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和AI智能分析,对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和各电子系统中的交易过程进行全面见证,保证交易系统程序逻辑公开透明,各类交易数据、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溯可查,客观真实,全面提升电子化交易的公信力,为公共资源交易打造“透明、可信、高效”的见证新生态。二是充分发挥电子监管系统作用,根据《关于认定招标投标领域电子投标文件雷同情形有关工作的意见》规定,对交易过程中各交易主体、交易环节不良行为、违法违规线索进行分析、发现、预警和移送,实现了监管“一网协同”。2025年,共向有关部门函告问题线索2条。三是推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着力形成“问题精准发现、信息及时共享、办理高效规范、联动处置有力”的监督管理格局。建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职责和目的是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跨部门、跨行业问题,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四是严格管理评标(评审)专家招标代理机构场内行为。多路径管理代理机构,按照“谁委托,谁管理”的原则,将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进行公开通报的同时函告相关招标人单位,督促招标人落实委派责任,倒逼代理机构规范履职。将代理机构部分代理行为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内容,督促代理机构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严要求管理评标(评审)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专家进行法律法规、系统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专家评标水平。通过警示教育标前教育、廉政承诺等方式加强评标(评审)专家的廉政教育,促进专家链接公正评标。严格落实评审(评标)专家场内行为评价、周期计分、按月通报、结果协同共享等制度,坚持“一标一评”,并将场内行为扣分情况向社会公开,有效规范评标(评审)专家场内行为。
(六)转变作风,提升服务实干效能。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细化领导班子责任清单6大类24项,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具体任务。将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为了人民》《重点领域腐败案件警示录》《坚守铁规矩》《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等警示教育片以及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训、得到警醒,进一步深化纪法意识,筑牢廉洁思想防线。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做成廉政警示教育长廊,做到警钟长鸣。上半年共召开廉政警示教育会议6次,受教育干部职工达240余人次。二是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融入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履职的全过程。在学习教育期间,累计举办读书班4次,召开动员部署会议1次、专题学习会议2次、年轻干部专题学习会议1次、专题推进会议1次、警示教育会议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次、青年学习小组学习2次、支部“三会一课”学习7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结合自身思想认识、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严格对照2个问题清单,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发现问题,坚持刀刃向内开展全面检视,重点查找在不担当不作为、政绩观偏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确保问题查摆做到全、深、准、实。三是完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组织各科室开展“三查三清”风险排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