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民医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XX市人民医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2025年上半年,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以“厚德精医、求实创新”的院训为指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医疗服务、学科建设、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实现了“一院两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核心业务指标稳中有进,医疗服务承载力持续增强
  2025年上半年,我院在顺利完成XX院区主体搬迁、实现“一院两区”一体化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医疗服务各项核心指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服务能力与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一)医疗业务量质齐升,区域中心地位巩固
  在上年度业务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我院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动能。2024年,全院门急诊人次达129.23万,出院人次7万,手术操作台次2.66万,同比分别增长2.2%、5.2%和1.9%。进入2025年,这一增长趋势得以延续和深化。据初步统计,2025年1月至6月,全院门急诊服务总人次预计超过66万,同比增长约2.5%;完成出院患者约3.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5%;开展各类手术及操作约1.38万台次,同比增长约3%。这些数据显示,随着XX院区服务功能的全面释放和市民就医需求的持续增长,我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二)“一院两区”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上半年,我院持续优化“一院两区”的功能布局与资源配置。XX院区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新增床位得到高效利用,院区开放床位稳定在1250张,全院总开放床位达到1736张。上半年,XX院区床位使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有效缓解了主城区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XX院区院前急救分站功能日趋成熟,上半年月均处理急诊量稳定在2000余人次以上,极大提升了城东片区的急危重症救治响应速度与能力。两个院区在学科布局、人员调配、设备共享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和同质化服务,资源协同效应日益凸显。
  二、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日臻完善
  我院党委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实施“党建赋能工程”,推动党业深度融合
  紧扣2025年度“党建创新”重点任务,我院于上半年全面启动并深化实施“党建赋能工程”。通过强化政治统领,院党委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上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医院持续深化“医心向党·健康为民”的党建品牌创建,将支部建在科室、党小组深入病区,推动党建工作与临床业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优化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有效破解了“两张皮”问题,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双促,。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生态
  院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上半年选拔任用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群众认可的中层管理干部,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同时,强化纪律约束,持续加强廉洁行医教育,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线上廉政教育、落实“九项准则”学习等方式,构建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严控廉政风险点,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执业环境。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护士节等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医院文化,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人才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学科与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
  我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将人才驱动作为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上半年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人才引育并举,构筑高地效应
  上半年,医院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外引”力度持续加大。医院启动了多批次、多渠道的人才招聘工作,发布了涵盖专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招聘公告特别是面向全国开放式引进急需学科带头人的计划,旨在精准补强学科短板。通过“名医上马”工程,继续深化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医院的合作,依托现有的7个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手术与指导,带动了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内培”体系不断完善。医院持续推进“青苗”培育工程,为青年骨干人才提供发展的沃土。依托全省地市级医院中首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平台优势,继续开展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工作,发挥其在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的“孵化器”作用。
  (二)学科建设提档升级,核心竞争力增强
  在2024年消化科、肿瘤科成功晋级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基础上,我院于2025年上半年继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专科水平稳步提高。医院以“国考”指标为导向,对标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明确各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攻坚目标。上半年,各临床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特别是在微创外科、介入治疗、肿瘤多学科诊疗(MDT)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医院新增设了一批二级诊疗科目,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体系,满足了群众多元化、专业化的医疗需求。
  (三)科教工作成果丰硕,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医院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上半年科教工作延续了去年的丰硕势头。在2024年荣获安徽医学科技奖、GCP项目合同金额实现翻番的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医院进一步鼓励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通过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搭建医工交叉合作平台等措施,激发了全院的科研热情。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高效运行,新获批了一批省、市级科研项目,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声誉,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质量安全常抓不懈,患者就医体验持续领跑
  我院始终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置于医院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患者为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努力打造有特色、有情怀、有温度的医院。
  (一)巩固满意度成果,擦亮“有温度”服务品牌
  在2024年第四季度患者满意度位列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第一名(98.98%)的基础上,我院将“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作为2025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医院坚持每月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将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绩效严格挂钩,形成有效的奖惩与督导机制。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深入临床一线,通过座谈、暗访等形式,倾听患者声音,针对反馈的问题建立台账,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实施“八大提升行动”、优化诊疗流程、推行“十个一”天使行动等具体举措,全方位提升了服务品质,确保了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二)狠抓核心制度落实,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上半年,医院以“质量安全”为年度关键词,着力强化制度保障。医务、护理、院感等部门加大了对十八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通报与问责。同时,加强对DRGs精细化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培训与指导,科学统计并监控药占比、耗占比等关键指标,促进了医务人员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从源头上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五、数字赋能驱动管理变革,智慧医院建设成效卓著
  我院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25年上半年,我院信息化建设捷报频传。医院顺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成为XX市首家获得此高级别认证的医疗机构,标志着我院病历内涵质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已跻身国家高级别医疗机构行列。同时,医院还顺利通过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为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两项成果是医院智慧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二)“智慧服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在夯实信息化基础的同时,医院着力拓展智慧应用,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半年,医院成功上线并推广了多项智慧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上线,将专业的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至家庭,患者通过线上预约即可享受上门护理,满足了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全面开展“出院床旁结算”服务,患者在病区即可一站式完成费用结算、出院手续办理等全部流程,极大简化了出院环节,缩短了等候时间。
  启动并推进智慧掌上医院、互联网医院、院内导航系统等新项目的采购与建设工作,旨在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功能改造,该项目旨在打通医院与零售药店的信息壁垒,推动医药分开,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购药选择。
  六、深化改革促进联动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作为区域医疗龙头,我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外部合作,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