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总结

X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方面
  坚持“线上+线下”双重管理,利用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省平台预警结合干部线下核实,对重点对象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变动状况,有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另外,加强对重点对象(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特困户、重残重病户、受灾户等)重点摸排,坚持以实事求是、应纳尽纳的原则。对拟纳入监测户的家庭情况逐一研讨,及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特别是开发式帮扶措施。同时,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对于两年以上监测户,定期研判做到应消尽消。截至目前,全乡共有脱贫户499户1583人,监测户32户81人(其中风险消除17户47人,政策兜底户8户11人,未消除7户23人)。年内通过帮扶风险消除11户37人,2025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5人。计划5月份消除3户,除2户纳入监测户不足半年的情况外,其余2户计划在6月底均消除完毕。同时,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对联系(责任)人等的作用,建立脱贫人口(监测户)对象务工信息台账,及时更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信息。
  (二)驻村帮扶方面
  全乡共计2支驻村工作队6人。我乡严格按照洪江市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定期进行考勤督查,明确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全面提高驻村工作队能力水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接好接稳乡村振兴“接力棒”。
  (三)教育帮扶方面
  全乡无失学适龄儿童,积极帮扶对接发放各项义务教育困难补助、幼儿园补助、高中助学补助、高中免学费,确保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2025年春季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中高职)学生28人次,共发放资助金42000元。
  (四)健康帮扶方面
  落实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性病人群跟踪随访、实行脱贫户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医保“一站式结算”制度。
  (五)医疗帮扶方面
  全乡脱贫人口2025年医保收缴率为100%。落实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及脱贫人口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三重保障”。
  (六)住房安全保障方面
  按政策规定对辖区内全体农村居民开展住房安全性鉴定和风险消除,确保区域群众住房有保障,2025年度危房改造共计4户。
  (七)饮水安全保障方面
  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确保群众安全饮水,建立受季节性影响村寨水源来水量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供水水源的保护,确保水源的水质安全和供水量的稳定;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定期对蓄水池、水管等供水设施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2025年以来,组织乡水管站进村入户开展辖区内所有集中式供水单位及农村饮水工程监督检查5次,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
  (八)兜底保障方面
  开展低保、残疾人评定和补贴发放工作;同时落实计生奖扶金、计生特扶金、退职老村干部生活补助、退伍军人优抚金、低保电费补助和粮补资金等各项政策,保障脱贫户收入达标有保障。
  (九)就业帮扶方面
  落实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严格网格化管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对联系(责任)人作用,建立脱贫人口(监测户)对象务工信息台账,及时更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信息,掌握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及就业意愿,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尤其是针对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脱贫劳动力、脱贫家庭和“雨露计划”年度毕业生,重点了解,提供“311”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我乡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至2025年共有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41个。季度发放金额共计X元。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考核制度,乡纪委、乡民政办及乡乡村振兴办定期联合督查,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可能存在的人岗不适、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优亲厚友、变相发钱等行为。
  (十)产业帮扶方面
  落实产业帮扶举措,如:多次邀请农业农村局专家针对我乡支柱产业金秋梨、冰糖柚进行技术培训;再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脱贫人口参与务工,提高收入来源;贯彻“四个一批”政策,我乡自2013年以来使用产业帮扶(扶贫)项目36个851.3万元,分别巩固一批(30个),提升一批(0个),盘活一批(0个),其中调整一批(6个),如:X村猕猴桃及后扶项目已与农业农村局报备退耕复垦45亩玉米,X村白面溪桃品改冰糖柚20亩项目已于2019年补种黄金贡柚等。均已调整到位。
  (十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群众认可度方面
  X乡坚持乡村振兴行动部署有“速度”,责任落实有“力度”,政策支持有“温度”的工作模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精准发力,如:2024年X乡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126.95万元,同比增加53.1%,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取得显著成效,以经济发展反哺乡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民生保障等;2025年石板桥村“两委”成员及驻村工作队协力开展“梨花节”,激发砂溪群众内生动力,改建金秋梨博物馆,砂溪观景台等,以文旅带动乡村农特产品销售及塑造产品品牌等。截至目前,群众对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工作取得高度认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