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目的是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廉洁防火墙,激发担当新动能。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报了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拧紧思想总开关
    (一)以思想铸魂为本,夯实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绝大多数问题的产生都源于理想信念的滑坡。x单位王x的案例尤为典型,起初他对现金贿赂尚能保持警惕,却在烟票等看似不起眼的实物诱惑下逐渐失守,最终深陷腐败泥潭。这一蜕变过程深刻揭示了一个规律,思想防线的松动必然导致权力观的异化。当前,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武装头脑的核心内容,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理论中心组学习、规范“三会一课”等途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特别是要聚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把握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六项纪律的深刻内涵,将党纪要求内化为日常行为的标尺,外化为干事创业的准则。
    (二)以问题导向为要,斩断侥幸心理链条。违纪违法行为的演化往往具有渐进性特征。x副镇长的案例就是明证,从提拔之初的谨慎自持,到逐步接受烟酒礼品,再到肆无忌惮收受钱款,其堕落轨迹清晰展现了破窗效应的危害性。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败,本质上源于小节无害论随波逐流等错误认知的侵蚀。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触碰纪律红线的行为都难逃法纪严惩。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开展穿透式自我剖析,重点算好三本账,一是政治账,认清违纪违法对政治生命的毁灭性影响;二是经济账,对比正当收入与腐败代价的悬殊差距;三是家庭账,预判行为失范可能带来的家庭悲剧。唯有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方能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以家风建设为基,织密廉洁防护网络。家风败坏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x县原领导干部赵x案件触目惊心,其本人不仅大搞权钱交易,更纵容家属组建腐败共同体,最终导致全家身陷囹圄。这一案例尖锐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绝非私域问题,而是关乎政治生态的公序良俗。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建立亲属从业情况动态申报机制,对影子股东白手套等隐性利益输送保持零容忍。同时要注重发挥文化浸润作用,将修身齐家的传统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开展廉洁家书家风讲堂等活动,培育崇廉尚俭的家庭文化。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在管好八小时外生活圈的同时,以清正家风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构建起反腐倡廉的立体化防御体系。
    二、聚焦重点,筑牢廉洁防火墙
    (一)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权力监督缺位是滋生腐败的重要诱因。从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仍是腐败易发多发地带。以x村党支部书记林x案件为例,其未经民主程序擅自处置集体土地的行为,不仅侵害群众利益,更暴露出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失范、监督机制空转的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个维度同步发力,在制度层面,要全面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村级事务系统梳理为决策审批、事务管理、监督检查等三大类xx余项具体事项,配套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流程之外无例外;在技术层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打造智慧监督平台,整合社保、医保、等xx类民生资金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跨系统比对分析,通过自动预警异常交易、智能识别利益输送等功能,让隐蔽的微腐败行为在技术探照下无所遁形。这种“制度+科技”的监督模式,既划清了权力边界,又实现了动态监控,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提供了双重保障。
    (二)创新基层监督机制,破解熟人社会治理困境。基层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人情社会对监督效能的消解。x镇原党委委员李x在换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案,深刻揭示了熟人关系网对政治生态的侵蚀。要打破这种监督困局,必须构建多维度的监督网络,首先,推动监督力量下沉,在乡镇设立实体化运行的纪检监察工作室,向每个村(社区)派驻专职监察联络员,建立周走访、月报告、季研判工作机制,使监督探头直达神经末梢;其次,搭建数字化监督平台,开发具备实名举报、匿名保护、进度查询等功能的监督APP,设置扫码举报微信小程序,配套建立48小时响应机制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去年x县通过该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同比增加xx%;最后,推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制度,明确规定单笔支出超xxx元必须通过银行转账,配套建立村务卡电子支付系统,实现资金流转全程留痕。这种“人力+科技+制度”的三维监督体系,有效破解了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三)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开展靶向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密集,极易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根据中央纪委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必须紧盯三个关键环节,在产业项目方面,建立“立项、审批、建设、验收”全流程监督台账,对xx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提级监督,去年已发现虚假招标、违规转包等问题xx起;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借鉴三资监管平台经验,将全县村集体资产统一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登记电子化、合同签订规范化、收益分配透明化,x镇通过平台追回被侵占集体土地xx余亩;在耕地保护方面,运用卫星技术开展天上看、地上查动态监测,严肃查处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监管责任,今年共问责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xx人。通过这种重点突破+系统治理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三、强化担当,确保落地见效
    (一)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必须通过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检查,建立定期研判、动态督导、年度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亲自把关;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分管领域建立廉政风险清单化管理机制,做到业务工作覆盖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监督执纪主责主业,完善清单式监督、嵌入式监督模式,对落实责任搞形式、走过场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倒查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落地生根。
(二)完善严管厚爱并重机制,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监督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干部健康成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准确把握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的运用,通过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组织生活会批评、函询提醒等方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