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五查五抓”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管理模式的调研报告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生命线,作风建设事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新形势下是很有必要和迫切的。2025年以来,**公司党委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发展大局,聚焦主业主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振奋精神、再提境界,确保党员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停歇、不松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调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通过调查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有些部门领导干部思想滞后,求稳怕乱,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精神空虚,不思进取、缺乏朝气和活力;一些部门的同志缺乏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至上。二是有的干部在学习上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刻苦精神;有的不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用脱节、学而不思、学而不行。三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浮漂,深入基层调研不够;部分职能部门和干部特别是有一定权力的干部官气十足,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干部争先夺冠意识不强,工作方法不活,工作标准不高。四是个别领导干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官僚主义严重,班子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五是部分干部自律意识不强,忙于应酬,相互攀比,铺张浪费。
剖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当前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为作风建设是虚的,经济建设才是实的。因此,对于作风建设没有从思想深处重视起来,部署了、要求了就抓一抓,应付了事;上面不紧了,就把作风建设抛在脑后。二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作风建设制度的制定缺乏稳定性、规范性。有些制度不切实际,只有必须怎么样,要坚持什么等,很不具体;有些制度弹性过大,对不执行制度或违反了制度怎么办,缺乏具体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三是机制不健全、不得力。没有将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公开选拔和干部交流力度不够,能上能下的机制不够健全,奖优罚劣的机制不够健全,目标制定不够科学,奖罚机制不够合理,存在目标过高或过低、凭印象打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从根本上建立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致使集中整顿和常抓不懈脱节,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四是狠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就作风建设抓作风建设,浮在面上。一搞作风整顿就是学学文件、谈谈体会、查查风险点、剖析剖析问题、办几件实事等。没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督查落实机制,致使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干部作风不扎实。
二、主要应对措施
(一)自查思想认识。党员管理人员对思想作风情况进行自查,填报《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自查表》,认真检查思想认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等方面与上级决策部署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改进“学风”,不断强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坚定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做到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安排部署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针对是否存在“满”的思想、“懒”的情绪、“躁”的心态、“浮”的作风,是否做到思想上成熟,一言一行自律自检,不信谣传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有力,对上级指示命令执行有力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深刻剖析思想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提升思想认识,促进作风转变。
(二)督查学习本领。创建“学习型”机关。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理念,强化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在干中学,带着问题学,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从业本领,使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岗位和工作需要。建立周一集中学习制度,原则上每周一晚7:00至8:30为机关集中学习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各部门可进行调整,但每周必须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并且要建立学习签到簿、部门和个人学习记录,以备检查。学习内容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上级和公司的各种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公司下发的各种文件,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组织业务研讨交流,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等,学习形式采取领学、授课、观看视频、讨论会等。党支部纪检委员是学习情况的督导员,督查党员干部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等情况;查看学习组织情况,看是否能够发扬“挤劲、钻劲、韧劲、拼劲”精神,以“第一需要”的危机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上的锐利武器自发学习,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三)督查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在其位、负其责、尽其力,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认真落实好岗位职责,杜绝工作失误,失职失责,杜绝“慵懒散”“等靠要”“推躲绕”现象。认真履职尽责,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坚持超前考虑、超前安排,精准施策、严谨细致,根据公司整体工作部署,创造性抓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落实。纪委牵头地面督查组督查党员干部是否做到知行合一,说了算、定了干,抓工作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看是否尽心尽责、深入现场、狠抓工作落实;是否作风漂浮、消极怠工,致使效率低下;是否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危及安全生产;是否漠视职工、持权欺人、影响和谐稳定。是否认真落实信访维稳“首问负责制”,对基层单位和职工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解疑释惑,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避免因解答不及时造成越级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是否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基层单位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搞好政策解读,加强指导帮助,提高基层满意度。是否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向领导反映问题,并根据领导安排,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四)督查工作纪律。充分利用好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迟到早退、脱岗空岗、班中干私活、出勤不出力;是否严格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认真听会、记录,掌握会议精神,杜绝交头接耳、打瞌睡、玩手机等现象。看是否上下井不早上晚下;是否值班不脱岗、跟班在现场,参加井下检查是否到达指定地点;是否执行请销假制度;是否严格遵守中午禁酒令;是否存在酒后上岗行为;是否藐视**规**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五)督查生活作风。看是否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是否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进行不健康娱乐活动,是否出现黄、赌、毒等行为;是否在食堂就餐、娱乐室健身、职工书屋阅览以及参加会议和其他文体娱乐活动时,不讲文明礼貌、不自觉排队,有意起哄、拥挤、扰乱公共秩序。
实践证明,学习教育是加强党员管理人员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举措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就能常态化抓好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一)抓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识。思想决定行动。利用“三会一课”、科务会、区队班子凑头会、班前班后会等时间,组织党员管理人员深入抓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使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对其严格要求,使其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增强各级党员管理人员的先进性意识。实行10%学习工资鞭策机制,适应时代进步和企业发展要求,组织党员管理人员抓好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努力建设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进取、能于担当的党员管理人员群体。
(二)抓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持续强化党纪国法教育,严明纪律规矩,不断推进廉洁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常态化开展日常教育,充分运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日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反腐倡廉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以及能源集团廉洁过节“十个严禁”等企业有关廉洁自律的规章制度等,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准确掌握上级精神,明确行为底线,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切实遵守各项廉洁纪律规定。结合实际,每季开展一次党风廉政专题教育,持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