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要“听民声、聚民心、惠民生”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群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倾听民声,广泛凝聚民心,持续惠泽民生,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广开渠道听民声,架起党群沟通的桥梁,一竿到底征求好每一个意见。民声,是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声,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员干部只有主动倾听民声,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民声的表达渠道多种多样,党员干部需要拓宽视野,多管齐下,全方位、多层次地收集民声。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是倾听民声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搭建便捷的沟通平台也是倾听民声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沟通平台为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政府网站的民意征集板块、政务新媒体的互动平台等,都成为群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重要窗口。党员干部要善于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疑惑。倾听民声,还需要党员干部具备耐心和细心。群众的诉求可能千差万别,有的问题可能看似琐碎,但对于群众来说却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大事。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不敷衍、不推诿,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真正架起党群沟通的桥梁。?
关心关怀聚民心,激发团结奋斗的力量,一马当先处理好每一项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只有把民心凝聚起来,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凝聚民心,党员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凝聚民心的关键,要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群众在困难面前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也是凝聚民心的重要保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群众、每一件事情。无论是涉及民生工程的项目审批,还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此外,党员干部还要注重加强与群众的情感交流,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