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调研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与科技进步相伴随,新质生产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新质生产力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一样,都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及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已生成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可见,只要是生产力,不可避免地与一定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运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无论是传统生产力,还是新质生产力,都是如此。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实现与传统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态的变化,新质生产力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率,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只是依靠新质生产力。传统生产力仍然要发展。传统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有关,新质生产力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质态变化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是我们分析新质生产力必须直面的问题。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强大的动能。
    (二)处理好产学研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载体,其中主要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科技创新。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与科技创新更是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方向决定未来产业。这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产业。只有这些产业发展好了,新质生产力才能得到好的发展。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企业在市场中,更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信息,所主导的技术创新必然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因此,要让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角色得到更好的发挥,就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有一定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上,而基础研究的实力又决定着一国能否赢得未来科技创新优势。因此,要更好地发挥在基础研究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作用,并形成多种科技创新主体的良性竞争和互补的创新生态。
    (三)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将在根本上决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在科技体制创新上,中国要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营主体为了赢得市场优势要进行科技创新,但是市场在特定领域会失灵。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技创新,或者本来就不属于目前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或者属于颠覆性创新,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市场驱动型的科技创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必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新型举国体制不是政府包揽一切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大有小,风险特别高、不确定性特别大的科技创新,可能需要财政资金的全额投入;对于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可能只是所需资金的一部分,其他资金靠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来筹集。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充分或市场残缺所引起的。在这样的背景中,科技创新更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只有高水平的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才能让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政府要在高水平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