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入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强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不会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党的鼓励、支持、引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从历史沿革看,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一以贯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从发展实际看,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分布在千行百业,数量庞大、各类人才齐聚、资产规模巨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中国经济的鲜活呈现。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就业方面,民营企业提供了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为稳就业、保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税收方面,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消费方面,民营企业在新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创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场景,提升了消费体验,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也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政策实践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举措正在进一步落实落细。近年来,与民营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紧锣密鼓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用具体行动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可以说,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空间广阔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坚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展环境优良。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庞大的港口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2.5亿人,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健全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人力资源,为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此外,我国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政策连续性,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预期。
市场空间广阔。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民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在国内大循环中,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