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评语简短30字(智障学生评语模板)

一、宝鸡市智力残疾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宝鸡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近年来在智障人士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从调查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建设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实际需要。县区政府每年投入特殊教育的资金比例有限,上级专项扶持、重点支持较少,特殊教育尤其农村特教资源教室、设施设备标准不高。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总计大约有120 多名学生,金台区东仁堡小学设有启智班,但没有在校就读学生,渭滨区新民路小学2个启智班、渭滨区培智中心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分校就读60多名学生,而智障青少年120人义务教育阶段却在在民办康复教育机构接受基础教育。面对我市900多名0-17岁的智障青少年,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教育尤其学校建设投入存在明显不足问题。

(二)各中小学智障人士教育方面,缺特教师资编制,缺特教专业知识,缺特教手段方法。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制约特教效果,康复训练也不到位。

(三)民办残疾人关爱机构运行困难。民办机构除了残联项目资金支持外,没有运行经费保障,大都是在外租用场地,工作人员工资低,内外环境亟须改善。

(四)残障人士康复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由于智障少年儿童自身的特点,需求多样化,各机构实际工作中对其开展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服务结合不够。上述问题,有些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些是理念跟不上时代,有些是经济原因,有些是制度体制因素。不论如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对做好宝鸡市残障人士教育帮扶工作的思考

增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帮助智障人士解决教育就业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彰显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地方在残障儿童教育、残障人士就业、保证残障人士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有许多先进理念、法律制度、措施办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宝鸡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学习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有益做法,使智障人士教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面。

  (一)贯彻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倡导“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环境中为所有人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的原则”。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融合教育,2017年全美6岁至22岁残疾学生中全部或部分时间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的比例高达 94.9%。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出台,明确提出“有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均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在这一时期北京市特殊学生的融合比例达到70%以上。2020年6月教育部专门出台《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普特融合,更加重视关爱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应积极落实,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二)强化融合师资培训。推进智障人士融合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我 国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地区,在特教师资培训方面政府支持到位,培养特教师资力度大,专业化水平高,特教师资力量有保障,特教融合教育成效显著。我们应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的市区县各级政 府每年应该在学校特教师资编制及招录、师资队伍培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特 殊教育师资,为做好智障人士特殊教育提供保证。

(三)依法推进融合教育。美国早在1975 年就 颁布并实施《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IDEA法案下,全美残疾儿童教育安置严格遵守“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围绕残疾儿童教育需求和 IEP 目标采取以普通班级为主、灵活多样方式。同时建立详细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经费划拨和使用制度,年度评估报告制度,对整个流程规范与保障。我国也颁布《残疾人教育法》,宝鸡市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我市相关部门应该切实执行相关法律制度,特别在经费投入、特教设施完善、特教师资建设方面应加大力度,保障残障人士融合教育工作顺利发展。

(四)公益助推融合教育。做好智障人士融合教育在坚持政府主导同时,要注意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奉献爱心。江苏江阴市推进“冰心心灵驿站”建设,公益坊设置党建公益项目,让党员参与其中, 为残障人士送温暖献爱心。无锡市山北街道残疾人之家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为残智障人士 量身定制艺术康复课,探寻残疾人情感世界、激发残智障人士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长春市设 立“逆根草”助残工坊,为残障人士提供网店经营方法、电脑操作技能、电子商务、网络编程等技能培 训。江西设立残疾人家庭教育支持小组,开展对残疾人家庭服务活动,缓解因教育和照顾智障孩子而 产生的心理压力。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与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互助合作,利用暑假,青羊区那曲市特教老师研讨交流,传授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康复方法,并建立直播教室,运用同步直播 系统,那曲市特教学校学生能直接接受青羊区特教学校的教师授课。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理念,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推进公益项目建设,加大对公益项目支持力度,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公益 慈善活动的先进典型,弘扬公益慈善精神,使残障人 士融合教育工作因各方支持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张全省:宝鸡市政协智库专家、宝鸡文理学院教授。本文发表于《宝鸡政协》杂志2022年第1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