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50字

孔子后裔,曲阜孔氏家族,历朝历代皆受国家恩养,可谓血脉绵延,福禄无疆;

却在五代乱世里遇到一场弥天大祸,险些被族灭,幸得一老妪大义救助,才保住圣人血脉。

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50字

一,孔末乱孔

几乎断绝圣人血脉的奸贼,叫孔末。

他家原本姓刘,卖身为奴,才跟随主家姓孔,当时称为“洒扫户”,为曲阜孔家看坟。

孔末自小就残暴不仁,心毒手黑,十岁时就因为敢杀人得到黄巢的赞赏;长成之后,更是无法无天,无恶不作。

看到主人家世受国恩,封爵授职,动了坏心。

趁着天下大乱,朝廷无暇顾及孔氏,而孔家又门祚衰微,于是纠结盗匪,杀害了主人——孔子的四十二代孙、泗水令孔光嗣,并把孔氏族人屠灭殆尽。

然后自己冒认圣人血脉,霸占圣产,妄图窃居世爵,代代安享富贵。

这桩惨案,历史上称为“孔末乱孔”。

二,张姥姥大义救孔

而孔光嗣的独生子,九个月大的孔仁玉,却幸运地躲过了屠杀。

他的母亲张氏抱着他逃回娘家,孔末紧跟着追杀过来,要斩草除根。

时值乱世,求助无门,孔仁玉的外祖母张姥姥,为保全圣裔血胤,毅然将与孔仁玉差不多大的亲孙子交了出去。

——这个故事看上去几乎就是“赵氏孤儿”的翻版,却于《阙里文献考》和《孔子世家谱》等正规文献里有清清楚楚的记录,应该是靠谱的。

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50字

赵氏孤儿

三,孔仁玉重掌圣门

这孔仁玉背负深仇大恨长大,非常争气,学有所成,为世所重。

后来得到周太祖郭威的支持,诛灭孔末,重掌圣门,袭爵文宣公,袭封曲阜令。

孔子家族在这位圣裔第四十三代孙的手里,又重新兴盛起来。

为了感谢外祖母的救命、养育大恩,孔仁玉在外祖母的坟茔立碑纪念,让子子孙孙永远感恩,孔家张家永结恩亲,世代交好。

世传孔仁玉制作了一根龙头拐杖赠与张家,每一代的张家长媳,都承袭“张姥姥”的称号,执此拐有权管教孔府历代衍圣公的夫人。

吸取孔末乱孔的教训,孔氏自此格外加强族系管理,严防假冒。

圣人后裔称为“内院孔”,以别于那些随主姓的“外院孔”,亦称内孔、外孔。

今天曲阜孔姓仍有内孔外孔之分,内孔是真正的圣人后裔,外孔不是。

四,张姥姥的最后登场

1920年,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出生,袭封三十一代衍圣公。

孔家大摆宴席,满座朱紫,却有一农村老妪粗布裤褂,挎着竹篮,俨然端坐,一口乡间土语,而孔府上下,事之甚恭,人人皆称“张姥姥”。

孔德成结婚时,张家还来了三桌人,这是张姥姥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出现。

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赵氏孤儿的故事简介50字

孔德成婚礼

1935年,孔德成以世袭爵位不合于民主共和体制,主动请求国民政府撤销“衍圣公”之爵号,国民政府为尊重道统计,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简称孔子奉祀官。

1949年,孔德成迁台,后来担任过“考试院长”。

随着孔家退出历史舞台,张家也终于湮没无闻,但是两家延续千年的恩亲关系、情感联系,当永世长存。

毕竟知恩、感恩,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刻的文化基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