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分析:本段开始秦王邀请赵王进行一次友好的会见,这次会见的目的其实有两点,第一便是找回秦王失去的面子并好好羞辱一番赵王;第二便是试探赵国的实力。毕竟之前打了两场战役都是奇袭而胜的,并不能代表赵国的实力就有多弱,所以此时会见就看赵王敢不敢来,敢来就证明赵国有实力有底气,若不敢来,就趁机大肆进攻赵国。这时对于赵王来说陷入了两难境地,你去吧,就怕被扣留了那里当人质不但性命担忧,更有可能怕秦国狮子开大口大肆夺取赵国的利益,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时廉颇蔺相如站出来说“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软弱又胆小。”其实他们两人之所以站出来说,也是有他们的算计。蔺相如好说,这外交就是他的用武之地,外交说客是他的强项,能够解决赵王的困难,成功了还能升官,甚至还能使以后的外交缺不了他,让赵王更离不开他,荣华富贵能持续的更久。而这个时候廉颇就不一样了,他的目的就是借此来掌握兵权。长期没有战争,让这位领兵在外的大将重新回到朝廷,这无疑让他对军队的控制力大大的减弱,而别的军方大佬就趁机插入,此时的会见正如天降甘露,给了廉颇一个重新牢牢掌控军队的机会。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心思,看到后文的发展了吗,“如果大王还没回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到那时候廉颇掌握军队,立太子为王或者立其他王子为王全看他的意愿,而且他都是问了赵王并且赵王同意了的,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名正言顺。拥有拥立之功,廉颇的地位必然登峰造极,甚至往更坏处的想,他凭借军队都能自立为王。所以说,这两个马上站出来建议赵王参加会见的人,未必就真那么为国着想。
原文: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分析:这场宴会就和刘邦的鸿门宴一样危机四伏,秦王不但想找回面子羞辱他而且想扣下他,甚至杀了他,然后趁赵国内乱,发动战争夺取土地。鸿门宴上,刘邦有张良樊哙,而这渑池之宴 找王唯一的依靠便是蔺相如,蔺相如也不辱使命,兼负张良樊哙之重任,面对秦王和官员的叼难,他临危不乱最终使赵王平安回国。有心人会发现,蔺相如和赵王面对这场宴会与刘邦张良他们应对方法截然不同。刘邦是不断认怂赔礼,而蔺相如是分毫不让,分辱不受。为什么一样的宴会,截然相反的方法却产生一样的结果呢?因为实力。刘邦参加鸿门宴时他的军队刚有起色,和如日中天的项羽相比,就如同蚍蜉撼树,不堪一击,这时面对项羽的问责,就只能装孙子赔礼认错。但赵国不同,赵国毕竟是老牌强国,底子深厚,而秦国此时还无法确定赵国的真实实力,是否隐藏实力。同时赵国还埋伏了大量军队,所以蔺相如面对秦王的刁难,他有底气他不怕。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面对秦国的试探时,不论是否强大,是否有实力都不应该认怂,打脸也要充胖子。因为你的强势反应,让秦国误以为你的实力任强,并做好了战争准备,所以底气十足,敢硬刚秦王,故而暂时放下对你的觊觎之心。
渑池之会就是赵王的鸿门宴,不可谓是凶险万分,蔺相如有勇有谋,成功的帮助赵王度过了此次劫难,不愧是一代外交大师。
下一篇:将相和背后隐藏的深度算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