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汇编(40篇)
目录
1.2023年巴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3
2.2023年定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36
3.2023年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58
4.2023年晋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83
5.2023年梅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106
6.2023年蓬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30
7.2023年蓬莱区政府工作报告 150
8.2023年陕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174
9.2023年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196
10.2023年双清区政府工作报告 219
11.2023年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39
12.2023年杏花岭区政府工作报告 259
13.2023年秀英区政府工作报告 287
14.2023年雁塔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307
15.2023年渝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327
16.白云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355
17.北碚区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380
18.从化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400
19.达坂城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424
20.番禺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440
21.富阳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464
22.海珠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491
23.合川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518
24.江城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558
25.金湾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585
26.晋源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605
27.莲都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628
28.临平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656
29.龙华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679
30.路北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701
31.南明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725
32.南沙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755
33.钦南区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784
34.潼南区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809
35.盐田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839
36.阳东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868
37.弋江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890
38.游仙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913
39.禹会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940
40.中站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958
2023年巴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巴南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取得实效,“十四五”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台阶,达到1022亿元、同比增长2%,总量跻身全市前十,增速居中心城区第四位。工业总产值达到1103.9亿元,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9.8亿元,增长1.1%、居中心城区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4%、5%。
一年来,我们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回稳向上。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底气更足,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牢固。调度保障精准有力。坚持靠前发力、承压前行,成立稳经济大盘工作专班,积极承接落实国家和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发布“巴十条”“巴七条”等惠企提能政策包,减税降费让利24.7亿元,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2.2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添力赋能。新增市场主体1.78万户、逆势增长18%,总量达到10.35万户、创历史新高。8家企业上榜全市民营企业100强,13家企业入选全市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数量居全市之首。打造“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注册企业近5万家,助企获贷超5亿元,获评全国工商联创新中国最佳工作案例、全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支撑更加稳固。围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产业补链成群,工业经济韧性和潜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成为西南唯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区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居中心城区第四位。完成工业投资113.5亿元,增长12.8%、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405.7亿元,增长17%。推动市级层面成立国际生物城建设推进专班,生物医药产业获更大力度支持,引进诗健ADC抗体药物等项目23个,完成投资80亿元、增长52.7%。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铃耀、宗申、惠科成为市级链主企业。宗申动力入选全市“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惠科金渝获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美利信科技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铃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万辆,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三年倍增。消费品工业产值近200亿元,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加快布局。规上企业营业收入864.8亿元,增长4.9%。云水苑数字产业园入驻企业19家、获评全市大数据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先进技术创新中心获评全市首批“满天星”示范楼宇。腾龙5G数据中心纳入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引入奇芯光电项目,探索布局硅基光电子未来产业。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型二级节点在数智产业园上线。建设工业智能工厂等12个项目获批全市智能化赋能工程项目,新增百亚卫生等1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第三产业稳步回升。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公路物流基地实现交易额1040亿元,签约新发地等项目25个,建成投用申通等4个项目。京东集群交易额620亿元,为全市防疫保供作出重要贡献。打造“巴实游”智慧文旅平台,拉动消费11亿元。接待游客36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旅游市场克服疫情影响交出与上年持平的成绩单。国际生物城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为全市产城融合型唯一。云林天乡获评4A级景区,融汇滨江旅游区、华熙LIVE·鱼洞获评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成功创建中心城区唯一的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金融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1.7%。
一年来,我们促进优势资源不断汇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更足,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潜力更加凸显。优质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全社会研发投入33亿元、居全市第六位,增长28.8%。宗申集团名列全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第四位。169家企业获评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市第四位。工业设计创新活力指数居全市第一位,被授予全市首个设计创新产业园。7家企业入围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新增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惠科金渝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科技型企业4501家、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1家、增幅居主城都市区第二位。新增5家国家级、87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是前四年总和的3.2倍,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新增2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位。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强。国际生物城全力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智翔金泰建成投用全市首家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宸安生物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胰岛素中试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国际免疫研究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江科创城推动成立智能装备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建设智慧农机研究院。数智产业园建成高洁绿色机械设备智能制造研究院,引进奇芯光电产业研究院。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国际生物城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若干政策落地实施,在研创新药物54个、进入临床23个,数量全市领先。重庆工程学院工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欣巴智联双创基地获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环理工大双创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49项、金额1.2亿元。累计为187家科技型企业助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2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温江—巴南“赋能杯”科技创新大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公司经营收益增长34%,巴洲产发集团获AA+信用评级。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东盟商品集采城实现交易额12亿元。投资120亿元的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落地建设,跨境公路班车开通2条新线路。南彭B保实现进出区货值60亿元。招商引资综合排名保持全市第一,引进项目111个,落地开工率80%、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到位资金262亿元、增长18%,投资转化率32.7%、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深化与成都温江区协同发展,高效推动产业融合等4大领域33项合作任务,形成生物医药、花木、物流三大优势产业联盟。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城乡融合稳步发展。城市更靓、乡村更美,高品质生活画卷更加清晰。基础建设推进有力。铁路枢纽东环线正式通车,实现铁路运输零突破。渝湘高铁、渝万高铁、渝湘高速复线、渝赤叙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3亿元。白居寺长江大桥、南环立交改造、渝南大道D段南段一期建成通车,新燕尾山隧道一期全线贯通,新建干线公路50公里。强化中型水库互联互通,一品水厂扩能达产。天明、大正沟110千伏变电站和南彭、石龙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新铺设燃气管道10公里。新建5G基站346个,总量达到3600个,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城市更新稳步实施。完成67.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585户棚户区改造。新建污水管网34公里、雨水管网15公里,建成龙洲湾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绿化美化坡坎崖32.36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83万平方米。新建社区小游园、口袋公园10个。建成道角1979文创艺术街区,打造市民休闲新目的地。智慧化改造停车位4800个。完成“两违”整治8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开展集市政、环卫、绿化于一体的“城市大管家”服务。完成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试点任务。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振兴持续加力。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完成惠民、丰盛等强镇带村工程。农村“三变”改革深化扩面,改革试点村达到62个、占比31.3%。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平台建设试点。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中期评估在全国117个试点区县中排名第七位。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复耕复种撂荒地2.5万亩。建成南彭水稻市级创新基地、重庆大学石龙水稻育种基地。红柠檬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巴南银针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接龙蜜柚纳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36亿元,增长1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8亿元,增长20.5%。创建南泉迎龙村等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个,新建双河口塘湾村等美丽乡村项目3个,完成35个村庄规划编制。建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800余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彰显。绿色转型加快实施。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4%,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在全市率先制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2家、节水型企业4家,数智产业园获评全市唯一国家级“园区水效领跑者”。竣工绿色建筑超135万平方米,占新增总建筑面积98%。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3天,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排名提升五位。颗粒物排放量下降11%。持续推进“清水绿岸”治理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整治,一品河、孝子河、五布河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花溪河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135.9吨、88吨,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减排1300吨、12吨。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生态治理不断深化。全市唯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示范站落户,全市首座碳监测评估试点点位建成投运。严格落实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营造林18万亩。创新实施河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全市率先建立“社会监督员”评价机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18平方公里。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6%、85%。
一年来,我们倾力为民惠民办实事,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感受更加充实。社会保障持续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足额发放各类基本生活保障金1.49亿元,惠及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安居住房、公租房5万余套,入住率96%。有序推进稳房市、保交楼,交付房屋9300余套。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新增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4所、普惠幼儿园15所,普惠覆盖率90.6%。高职城小学、滨江一小建成开学,新增学位2430个。职业院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金牌9块,国家级比赛获金牌17块。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居中心城区第三位。人均预期寿命79.38岁,居全市第三位。国家卫生城区复审通过市级验收,健康城市指数居全市第三位。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个。制定实施80周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普惠政策,惠及3.5万老人。新增城乡特色公共文化空间17个,群众文艺团体摘得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实现零突破。新增公共体育场地200余处、体育场地7.2万平方米。成功举办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国际街舞大赛等赛事活动20余场。平安巴南持续推进。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智防小区等建设成果获公安部肯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绩效居全市第一位。中央、市交办147件治重化积案件全部办结,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连续102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综合考核居全市第一位。
过去一年,我们全面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法治建设、效能建设、廉政建设,继续保持了心无旁骛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302件、政协提案314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依法治市考核居主城都市区第一位。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决策程序规定。畅通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域通办,与四川四地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异地办理,纳入全市首批“全渝通办”试点改革区县。深入推进与丰都县协同发展。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推进,消防救援、人民防空、气象、地震等工作获得新成效,外事、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慈善、红十字、保密、审计、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风雨同舟者兴,上下同欲者胜。过去一年,我们经受疫情、火情、旱情叠加的重大挑战与考验,全区人民无惧困难、主动应战,“党徽金”“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交相辉映,汇聚奋进正能量,唱响时代最强音。面对三年来最严重的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上下一心、团结奋战,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因时因势迭代优化防控措施,全面提升救治能力,全力保障药品供应。防控期间,在区高校、养老机构保持“零感染”,中心城区感染率最低;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从“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区上下齐心携手,谱写了坚韧不拔、勇毅前行、守望相助的动人篇章。面对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森林山火,全区机关干部、基层群众、消防救援人员、志愿者及各界救援力量紧急集结,区指挥部靠前指挥、高效调度、多线协调。我们与时间比拼、同山火较量,86小时昼夜鏖战,成功处置“8·21”森林火灾,确保人员零伤亡、重大设施零损毁。火线上的“最美逆行”,诠释了广大干部群众和消防救援人员、部队官兵英勇无畏、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精神气概。面对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高温干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