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是最难撰写的部分,但又不能不写。说最难写,因为即使是博士生,很多文献综述都写得非常差,甚至有人挖苦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是“文献综抄”。事实上,许多国际顶刊(如CELL旗下的TRENDS系列杂志)几乎不收此类投稿,投了也白投,他们绝大部分刊登的综述都是主动约稿的方式,说白了,他们只相信学界泰斗的综述。但说不能不写,是因为哪篇优秀的论文没有综述部分呢?而且对于老师来说更加现实的是,申报课题时申请书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栏,其实指的就是文献综述。因此,除非您一辈子不打算评高级职称,否则很难不跟它打交道。因此,硬着头皮也得写点。
1. 文献综述的撰写原则
很不愿意说的一句话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好的文献综述其实根本没有模板可言。如果看一看学术大牛写的综述就可以发现,那些文章的结构五花八门,几乎都是围绕所论述的东西展开1.、2.、3.……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分辨出一篇综述的优劣,只是这些原则总结起来,对于帮助在座的各位写好一篇综述也没啥意义(也包括我自己)。来看看吧:
1.1 你所摘录的文献,是否权威?或者代表了最有价值的前瞻性可能?
1.2 你的文献是否都是高龄论文?近五年的文献占比多少?
1.3 你究竟是在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还是在抄书(你有自己的观点吗)?
1.4 整篇文章写完了,你所论述的那个东西(无论是如何培养思维,还是怎样看待核心素养),它立起来了吗?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完整、立体的形象,还是一堆拼错了的马赛克?
不难看出,这里面的每一条,没有在这个行业或领域浸淫五年以上(还得时常关注这个领域的论文),你想都甭想。换言之,文献综述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在该领域经验与学术积淀的考量。引用《应用心理学》杂志(去年刚被评为CSSCI)论文自检报告中的一段话:
“‘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的文献回顾是否完备?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要叙述清楚,可参看APA期刊同类文章的写法”。
说白了,你的论述不能仅仅是摘抄和堆砌,要像评书讲故事那样,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个问题最早是如何引起学术界关注的?哪些人对此做了最重要的贡献?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观点经历了哪些变化?前人有没有走过弯路?等等)一五一十地说清楚,让读者在心中对你研究的这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纵深的印象。当然,不能真的像说评书似的罗里吧嗦说一堆,三言两语带过即可。
2. 如何检索文献
甭管是综述也好,还是综“抄”也好,一篇综述总是从寻找文献开始的。这就像是做饭,无米下锅等于纸上谈兵。很多老师对于这部分最不在意,知网上找两篇就完事了,甚至听说过有人从百度上直接搜文献的!
当然不是说不能从百度上搜索(有些国外文献就从维基百科引用概念定义,甚至还有国外学者从推特上搜文献),但问题的关键是:你检索文章有没有什么原则?还是只要是包含这个关键词就可以,至于选哪篇,全看第一眼眼缘?更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面来选文献:我是教数学的,只知道李烈和吴正宪等几位老师,那我就只找他们的文章(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下面会提到)。
相信绝大部分老师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曾经困扰学术界好几个世纪!别的不说,目前知网上的文献已经接近一个亿了,如此多的文章,谁的质量更好呢?有一门学科叫作“情报学”(又叫“图书馆学”),专门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我们在此不讲那些复杂的理论,只说一个词:引用(citation)。
1955年,一个叫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跟加菲猫是同名)的美国情报学硕士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提出了“引文索引”的设想。他认为,如果一名科学家的论文被另外一名科学家当作证据列在参考文献中(也就是引用了这篇文章),那就说明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被另外那名科学家所承认了。因此,如果一篇论文的被引数越高,说明其被学术界的认可度也越高,那么自然地,这篇文献的价值也可能就越高。后来他创办了一家名叫“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公司,并于1963年出版了一本叫作《科学引文索引》的目录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CI(本文的封面就是它)。加菲尔德就是根据高被引数这个原则,遴选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那些期刊,从而编成了这个集子。
尤金·加菲尔德,发明了利用被引数来衡量论文质量的方法(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是他搞出来的),后来成了汤森路透集团的荣誉主席,2017年去世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一件事:高被引不一定代表高价值,但它一定代表高权威!因此,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一定离不开高被引论文(哪怕你引用后在文章中批判它的观点都可以)。可是怎么找高被引呢?我们以知网为例,在搜索栏里键入你想搜的那个关键词(比如“核心素养”),此时在文献列表的右上角会出现几个词(相关度,发表时间,被引,下载,综合),它们是文献排序的规则,点击“被引”这个词,列表中的所有文献就按照被引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高被引文献也就很容易找到了。
知网以“核心素养”为检索词的结果(检索时间:2023/02),红圈内即为“被引”
当然,如果你这么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文章的来源期刊五花八门,但如果翻看几页就会发现,渐渐的,有几个期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文献似乎越来越集中于它们,它们也往往就是所谓的“核心期刊”(之所以高被引文献很多集中于核心期刊,背后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情报学理论在支撑:布拉德福定律,Law of Bradford,在此不赘述)。而这,又提供给我们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还记得前面那位死追李烈与吴正宪等专家的老师么):我们没必要寻找高被引文献,只要死盯住几本该领域关键期刊,甚至是死追这个领域的几位权威专家(如果你知道的话)就可以了。虽然高质量文献不一定都出自其门下,但布拉德福定律告诉我们,他(它)们的文章大概率错不了。
3. 文献摘抄
搜集了一定量的高质量文献,下一步呢?把这些文献大块头地、一字不落地复制下来,堆成自己的文章(肯定有老师这么想的)?非常抱歉,这个不叫综述,而叫剽窃。你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显然有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不是简单地ctrl c+ctrl v,否则也没有写的必要了,直接转载他人的文章就好了。所以,食材买回来,需要对其进行分割加工,为自己的烹饪做准备。而这个分割加工的过程,就是摘抄。
一篇综述,洋洋洒洒数千字(有的甚至上万字),这里面不可能每个标点你都能用得到。把那些最能代表你观点的,和作为证据的部分撷取下来,这就是摘抄的工作。不同类型的论文重点摘抄的部分也不一样,教育属于社会科学,因此最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观点和结论部分(相对而言)。而理工学科的摘抄还多了一部分,就是实验的思路方法与重要数据,这部分不仅是重要的证据,而且实验方法也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可以为实验方法学发展提供证据。
该如何做摘抄呢?我们举一个人的例子:黄宛。黄宛教授是我国已故的心内科泰斗,曾任阜外医院、301医院心内科主任。以下经历来自于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求学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的回忆:
黄宛教授
“颜春晖(他的导师)是一位台湾省籍的讲师,知道了他的办公室后,我马上去找他。他告诉我如何到图书馆去翻阅医学索引,如何把有关病毒的物理、化学文章一一读到、读好,作学习卡片;所有卡片按第一著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编号,然后将读过的各篇文章内容融会贯通写成论文综述。他还特别叮嘱我,必须在每个引用的内容旁边注明卡片的号码,文章写好后,按卡片的号顺序开列出参考文献目录。这是我第一次到图书馆使用近10年的医学索引,初步学会了找有关病毒的这种性能的文章。在众多文章中,我删去英文以外的期刊,专找英文的有关期刊(当时协和医学院是全英文教学),一一作出卡片,然后去借阅这些期刊(先查索引,再看文章)……我把有关文章读完后,写出了较详细的摘要。不料,我自每篇论文所附的文献资料中,又引证出更多的文章,又得选出重要的做卡片,再依此寻找另一批期刊,另添卡片。如此下来,我便拥有近几年来有关这个题目的一百几十篇文章。一一阅读,写摘要,然后将这分散的资料去粗取精。遇有内容矛盾处,得一一寻根究底,去伪存真。最后理顺内容,‘引经据典’地写成一篇比较像样的英文论文。”
“送交导师审阅时,完全不知是否合格。不料,第二次当我按导师约定的时间去见他时,他一见面便笑容满面地说:‘我列这题目时,还不知这篇东西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你整理得如此有顺序,很好,实在是很好。’我当时的心情真是‘受宠若惊’。”
——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7). 话说老协和.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4.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
千言万语的道理,不如一个案例来得实在。如果真的想写好综述,只能通过阅读、学习他人优秀的综述得来。在这里推荐一篇钟启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的文章,也是在知网被引数3000+的一篇关于核心素养的奠基性文献:
钟启泉. (2016).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全球教育展望, 45(01), 3-25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高数知识(尤其是统计学)足够自信,则可以尝试阅读一下如下的两篇堪称王者级别的综述,它们都来自同一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温忠麟教授,他的这两篇文章是全知网唯二被引数过万的文章(另外,全知网被引TOP10中的第6名也是温忠麟教授的文章)!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等. (200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2004(05), 614-620
温忠麟, 叶宝娟. (2014).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2(05), 731-745
(注:中介效应模型,mesomeric effect,是结构方程模型(SEM)中的一种。它通过对隐变量(即我们很难直接测量的变量)的拟合,从而刻画出接近真实发生的心理模型。因此,诸如“批判意识”“自我观念”等内隐性非常强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显性的测量来近似预测出)
如果仔细看了这两篇综述就会发现,高被引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工具属性非常强。就如温忠麟教授的这两篇文章,中介效应分析是现在认知心理学发展最快的一个研究方法,无数的研究都要用到这个理论,而每用一次,就会为这两篇文章贡献一个被引,长久下来,它们的被引也就极为可观了(当然,还能看出另外一个奇怪的知识:在中国,心理学家实在是一群最肝、最工作狂的学B者T)。同样,知网被引TOP10中唯一一篇教育学论文是来自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张金磊等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目前被引数8000+。这篇文章发表时,翻转课堂尚未在我国兴起,可以说它的出现成为了该方法的起步性研究,自然被引一路飙升。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一睹这个星球最牛的综述,那就来看下面这三篇吧,如果温忠麟教授的文章是王者级别的话,那么这三篇只能用“神一般的存在”来形容它了。它们也全部来自同一人:瑞士癌症研究实验中心的Douglas Hanahan教授。2000年,Hanahan教授和Robert A. Weinberg教授两人共同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Hallmarks of Cancer(癌症的标志物)的综述文章,该文在总结了前人对于癌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癌细胞的六种主要特性:增长的自给自足,对抗增长不敏感,逃避细胞凋亡,无限的复制潜力,持续血管生成,组织侵袭和转移。这篇文章用全景图式的方式,为医生和科学家描绘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学特点。此文一经发表,众人争相传阅,一时间洛阳纸贵。如果说这篇文章影响了人类对于癌症的整体认知和研究进程,也并不为过。自此以后,Hanahan教授每十年会更新一篇,总结这十年对于癌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而名称全部都是Hallmarks of Cancer(有时会含有副标题)。去年1月12日,Hanahan教授在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新的一期Hallmarks of Cancer:New Dimensions,仅仅过了一年,GOOGLE学术显示这篇文章的被引已经冲破了1300。而三篇Hallmarks of Cancer的总被引数目前是11万+。
2000版Hallmarks of Cancer,目前依然在CELL网站上面挂着,而且是免费浏览,想学习一下的老师可以去看看
CANCER DISCOVERY用一个金色的指环作为封面,高调官宣了新的一期Hallmarks of Cancer的横空出世。指环上14个画着不同符号的彩色格子,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肿瘤细胞的14种不同的生理学特性
5. 唬人的写法
如果说你的目标只是申报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而不打算真正地写一篇高水平综述的话,倒的确是有一些“窍门”存在的(尽管非常不想说)。这些窍门能够让你积(bu)淀(xue)不(wu)深(shu)时依然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瓜不保熟)唬住评审专家:
5.1 背下一篇牛综的部分,掌握其文风
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就是,其实大部分评审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去阅读你的申请书,因此许多专家靠的是一个很特别的招数“嗅觉”——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能够“闻出”一篇文章的味道是否对路。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评审,甚至很多资深科学家在研究时也爱用: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S. Thorne)在他的那本《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中提到,他曾不止一次地和霍金等人关于黑洞的理论进行争论(尤其是关于黑洞有毛和辐射问题)。当时的广义相对论并不像现在那样完善,类似克尔解之类的重要结论尚未出现,很多关于黑洞的理论都只能通过直觉(甚至是想象力)而非严密的科学计算提出(闻出)。那本书中说得最夸张的故事是前苏联学者雅科夫·泽尔多维奇通过一个旋转空心铜球的(毫无科学根据的)类比预言黑洞会辐射引力波——结果居然让他蒙对了(这家伙的学术嗅觉甚至比霍金都要敏感得多)!
而这就能给我们一个思路:如果你找到一篇牛综,背下它的一部分叙述,重要是掌握作者行文的文风,那么就很可能引起专家的兴趣(嗅出不一样的味道),多看你的申请书几眼。能写出牛综的作者,多半是学界的泰斗,他们的行文非常有特点,与一名做综抄的博士生的行文习惯完全不同。就如上面提到的那篇Hallmarks of Cancer,Hanahan教授的写作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却让人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三言两语就对这个事物产生了纵深感。例如在“获得能力:增长信号的自给自足”这一章,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正常细胞需要有丝分裂生长信号才能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活跃增殖状态……据我们所知,在没有这种刺激信号的情况下,任何类型的正常细胞都不会增殖”。不要说肿瘤学的专家,就是学过有丝分裂的高中生都能读懂这句。但正是通过这通俗的三言两语,Hanahan把正常细胞的生理常态叙述出来,为下文和癌细胞的行为对比做了铺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对立形态一下子在读者脑中就立了起来。
另外,如果仔细看这篇文就不难发现另一个特点,这篇文中几乎不出现一般综述总爱出现的“XXX在‘XXX’文章中提到:‘……’”,或“XXX认为……”的这种表述。虽然Hanahan教授列举了100多篇参考文献,但整篇文章读下来,这些结论仿佛全部是他和Weinberg教授两个人搞出来的一样。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文中出现“XXX认为……”,有一种上帝视角,似乎是看着持不同观点的两派论辩。但在俯视双方的同时,此种写法却极容易让读者迷失,弄不清作者本人的观点。而Hanahan的文章并未出现这些,行云流水般的用笔则干净利落:我不提我反对的观点,我所论述的都是我的立场。从而很容易在读者心中建立起一个庞大且完整的癌细胞的形象(这一点在钟启泉教授那篇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一篇牛综不像是论文,更像是看经典的教科书,但却远比教科书看起来轻松,没有冗长的铺垫(如“这个学科的范畴是什么”之类的冗文)与名词解释。而历史发展脉络则往往是综述质量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如果你的行文能体现出这一点,极有可能引起专家的兴趣与关注。
5.2 写一些专家可能不掌握的前沿文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非常爱写布鲁姆(B. Bloom),于是评审专家们就会经常看到如下的手法:“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提出了高阶思维的理论……”,估计有些专家的眼睛看这种句子已经看出茧子了。诚然,在教学理论方面,本杰明·布鲁姆的确是无可置疑的权威。但是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布鲁姆理论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东西了,就连布鲁姆本人也已经去世20余年了!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申请书不巧被随机分配到一个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专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开篇就看到这种句式(心里想:又见面了……),往下翻了一屏,依然没看到什么新东西,全都是20年+的拉菲级老文,他的心里会怎么想?估计他自己会先乱了阵脚:这究竟是个什么选题?我是穿越了么?这个领域的发展咋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这方面的专家每天都在忙些啥,这么多人、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吗(这些都是我曾经被诘问过的亲身经历)?
从使命的角度说,文献综述不仅要荟萃一个领域的权威文献,更重要的是,要指出这个领域未来最可能、最有潜在价值的前瞻方向(毕竟,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是高被引的前沿文献(由于时间的关系,前沿文献往往不可能成为高被引)是一篇高质量综述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其中,的确有许多是不少专家并不熟悉的!举个例子,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应该说,能参与教育课题评审的专家,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出身(一句废话)。教育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属于跨文理双方的学科。但认知神经科学,无论是研究假设、基本观点/立场,还是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都是彻头彻尾的理工学科。这门学科更贴近生物学-神经科学(脑科学)领域,但它本身与教育学又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为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会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C0908)的原因之一(教育学也可能申请国自然基金)。这也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纯教育学专家对于这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结论是不熟悉的,而恰恰的,这个学科的最重要的成果几乎都是在近十年内产生的!因此,如果你能列举3-4个这个领域的前瞻文献,并论述清楚它们与你所申报课题的关系,无疑会给人一种你的文献功力极为深厚的感觉,显然是非常唬人的。
当然必须得说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上两点看似投机取巧,但也是建立在你已经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什么都没读,啥也不懂,仅凭题目和摘要的几句话就想钻空子的话,极有可能会翻车打脸的。一句话:千万别拿专家当傻子,他们能做到那个位置上,论起文献的功力都是“千年的狐狸”,千万别在他们面前玩聊斋!所以还是那句话,这瓜不保熟,谨慎试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