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诉,24年前,一段儿时的故事把我带入了回忆

第五章 幼儿

父母走后,连续三年没有回来,这一年,2000年,我三岁。有人说幼时的时光是人这辈子最向往的日子,无忧无虑,没什么牵挂,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自己的一日三餐,和喜欢的玩具罢了。在这个阶段,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就非它莫属了。

那是刚收油菜籽的季节,这天爷爷没去出工,是奶奶要求他今天别去的,就说是地里面的油菜黄了,必须要尽快收回家,不然太阳大会让它开裂,菜籽就会全掉在地上,下雨则会生根发芽,也是不能用来榨菜籽油的。所以,天亮了,吃过饭,拿好了东西,我们就朝那一块油菜地里冲去。我还小没人带,也被爷爷背着去了,远远看去,那一块油菜黄黄的,与周围的其他作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一幅画中点了一抹夕阳一般,很好看。到了地里,这个油菜是前几天割好的,割好后,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放到它们自己的杆子上晾晒,晒干了,就进行我们这一步流程,抛壳取籽,收籽回家。爷爷把事先准备的一个大簸箕,怎么形容呢?就是类似于一个大碗,只不过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把簸箕放在地上,在在里面放一张毛毯,毛毯铺平放好,再把我放进去,让我自己在里面玩,玩累了就睡觉。他们则去干活。弄完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了,夕阳西下,收工回家。

到了第二天,因为昨天收完菜籽,然后又下了点雨,所以为了让田里面装好水,今天爷爷就必须要去耕田,把田的土弄松软,好让它吸收水分,好时候还栽秧苗。天,还下着雨,今天没办法弄簸箕了,爷爷奶奶都带着斗笠,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莫高级的头顶雨伞,只有草帽和自编的斗笠。奶奶拿了把锄头在清理田埂上的杂草,爷爷则背着我,左手扶住犁头,右手拿着牛绳和赶牛鞭。背上背着我。就这样,在田里往返。这件事我真的,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回忆过去,真的挺好的。在院子我也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都比我大几岁,分别是我的大爸,二爸,幺爸,他们就是我爷爷的几位爷爷的儿子。很多时候,我也是在和他们一起玩,虽然不懂他们的乐趣,不过我还喜欢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用我们这的方言说,这叫“撵路”俗称“跟屁虫”。现在现在想想,嘿,那真的是我吗?

我们的娱乐项目就是,抓知了,捉蜻蜓,钓鱼。前面二件事还很简单,我们要捉蜻蜓的话,首先要弄一根竹竿,把竹竿的尽头的接头部分去掉,然后用一根厂25公分左右的竹片把他弯成一个椭圆形,再去房子的各个角落寻找蜘蛛网,把蜘蛛网收集起来,再用这个去抓蜻蜓,只要蜻蜓一沾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的跑不掉。知了也是这样子抓。钓鱼的话则是,悄悄的从家里面偷一根针出来,放到火上烤,烤红了之后,用一把钳子把它弯成一个鱼钩形状,穿上口袋线,找一根鸭毛做浮漂,再去挖点蚯蚓,就可以钓鱼了,这个办法我不喜欢,我在大一点的时候,用的是书本上的订书针,这玩意儿,真的比针好用。反正我是这莫觉得的。不知道你们用过吗?

留守儿童自诉,24年前,一段儿时的故事把我带入了回忆

............阅读全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来写作网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