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400字,读后感400字海底两万里!

潜规则》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闲书《潜规则》,描述的都是中国历史中的政治权利下产生的潜规则,这些规则影响深远,哪怕当下的社会都能看到潜规则的影子。于是,不由得思考我们自己在社会上历练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适应社会规则和潜规则的过程,所谓“岁月磨平了棱角”,棱角就是被规则慢慢磨平,慢慢屈服的过程。

社会中很多的事情都有两个层面,表面展示给大家的是仁义道德、忠君爱民,实际背后的是尔虞我诈的利害计算,只是需要这件好看的外衣去掩盖背后的真实目的。就好比现在国际局势的动荡,其核心都是美国人的利益。

有趣的现象是我们接受近二十年的教育,学的都是文化和科学,走上社会以后才发觉,什么叫社会和江湖,这一课我们没有学过,必须边走边补课,甚至发现很多黑暗的潜规则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扭曲、撞击,心中难以接受,有的人宁愿固守心中的那片梦想,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简单归纳下书中描述的几种潜规则,让大家看到历史中不一样的一面。

一、利用权力,披着合法的外衣祸害别人。双方分别是官吏与草民,就像美国之于伊拉克,我打你,你只能干瞪眼,你有利器,你有权力。主要是在税赋方面,方式方法太多样,不胜枚举。所谓“一税清,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比如农民在缴纳税赋的时候所谓的“勒折”,粮食部门不肯收粮,强迫老百姓折算现金交纳,而现金与粮食的比价又由官方说了算,从中获利。

二、官吏与官吏之间,清官难当。上下级之间,京官与外官之间需要打点的环节众多,三节两寿,即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三节;官员寿辰,夫人寿辰两寿。其他的陋规还包括离京送的“別敬”,夏天送的“冰敬”,冬天送的“炭敬”。海瑞最高位居礼部侍郎,相当于中组部部长,这位清官去世之后连丧葬费都凑不齐,他人用“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官场潜规则下,清官如何能生存与发展。

三、皇帝与官吏之间,“卖官鬻爵”“买官卖官”从来都是一种极其恶劣的严重腐败行为,东汉末年的汉灵帝刘宏为了方便自己卖官,捞取钱财,特地在汉宫中开设了一处“卖官署”,让署中官僚招榜公布各类官职的价格:如官职工资按月能拿到四百石的,就卖价四百万石,官职工资按月能拿到二千石的,就卖价二千万石,以此类推。

在这期间,有一位叫司马直的官员,按照正常的程序,他就要去巨鹿任太守,但因为自己平时两袖清风,以至于囊中羞涩,无法拿出合适的钱来,就无法去上任。汉灵帝刘宏自己也知道这个司马直没钱,就狠了狠心,给了他一个内部优惠价:减免三百万,可这司马直还是没钱上交,只得托病辞官,想一走了之,官也不要了。这可怎么行,汉灵帝刘宏看到司马直的辞职报告,很是恼火,不但不批准,还派人威胁司马直,要他立马交钱,司马直一看,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只好自杀了之。

如此种种潜规则之多,历史罕见,理解历史就能更好地理解权利运行的机制,大到治国,中到治企,小到为人,你就更能明白社会运行中强大的潜规则的力量。

............阅读全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来写作网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