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西次三经落实研究10:轩辕之丘,宁武县管涔山。积石山为芦芽山。少昊昌意葬岢岚县长留山。

作者:路终远山海经,个人观点交流探讨。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第 12山轩辕之丘:从前一山往西直线30 多公里(考虑山路曲折,直线减多一些),1日行程,到了宁武县涔山乡管涔山区,最高海拔2600多米,有许多地质奇观,如著名的宁武天池群等,此处也为汾河源头,当即洵水,南流所注黑水当也即汾河的一段,黑水、赤水、泑水等在经中都有多处。汾与洵,读音/字形/含意也都差不多。轩辕丘就在这一带,具体哪座山头待定。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轩辕之丘,得名可能与黄帝号轩辕有关,此一带上古时环境极好、资源丰富,跟前面的昆仑之丘五台山一样可能也是黄帝西征晋北曾居住和活动的地方之一,且可能为黄帝西征到过的最西之地,后来黄帝就返回冀中帝都了,而留下次子少昊昌意继续越过管涔山向西征直到陕北。后世一些王朝如北魏北齐隋唐的帝王如北魏孝文帝、北齐高洋隋炀帝、唐高祖等,都曾来此驻驾活动过,天池边有著名的汾阳宫遗址,在此发生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女曰嫘祖”,这轩辕之丘应该就是指这里,但若说黄帝在此娶嫘祖,本人认为不对,因为已确定黄帝与嫘祖成婚的事是在太行山东部的保定易县一带,那里也是黄帝和嫘祖的老家,说黄帝与嫘祖婚后翻越太行山来这里活动居住过倒应该是真的,《史记》的记载也应辩证来看,不能都认为没错。古代的史书中有些人与事记载没错,但地点搞错的情况也很多,为古史中的人与事件找到正确的地点,是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也是在尝试做此落实工作。

《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海外西经》“轩辕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其丘方,四蛇相绕。”

可能有些黄帝裔孙留居原平宁武一带,称为轩辕国。前一山玉山所在地原平县轩岗镇,是否也与轩辕国、轩辕丘有关系呢?轩岗即轩辕之丘,也有可能。轩辕国还有座轩辕之台,有可能是黄帝在此时所建,也有可能是黄帝的子孙所建纪念黄帝的。至于现代有些专家学者猜想说轩辕台、众帝之台等为埃及金字塔,本人不同意,太远了。

宁武原平一带可能上古因为环境好而多长寿者,所以后来的一些史书如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就说“黄帝生于寿丘”,皇甫之意寿丘显然就是指轩辕之丘,而关于寿丘在哪里,古今也有多种说法,有说山东曲阜的,有说河南新郑的,有说甘肃天水的,有说就是今黄帝陵所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的等。但笔者现在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对,这轩辕国轩辕丘(寿丘)就在这晋北忻州宁武县原平县一带,但黄帝也并非出生在这里,只是在此活动居住过,可能在此造过车,这里的高山草原是历代著名养马处,黄帝也许在此发明了用马拉马驰骋草原吧,这轩辕之台有待考古发现。

此处还要多说一下,长寿之乡寿丘也不只有一个,黄帝出生的寿丘,本人有专文认为在今新乐县古长寿山,有著名之伏羲台(大荒南经帝喾所建祀伏羲之俊坛)、又是南次二经之首空桑山所在,是说有一株很大空心之长寿老桑树,又有《大荒南经》"不死国,阿姓,甘木是食″,不死即长寿,所以此一带亦可称寿丘,黄帝出生于此才合情理,甘木本人认为即榆木,树皮富含淀粉微甘可食,榆钱也是好食物,有助长寿吧,荒年更是救命之物,现亦有专做特色榆木面食网下网上销售的。

还有新乐西边的著名平山县温泉一带,本人推认为上古炎地夏地灵寿地、冀中华夏帝庭冬季育婴处、老年休养处,优质医疗型温泉可延年益寿,故称灵寿,也可能是黄帝出生之寿丘。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至于"不寿者八百岁",本人认为可能是后代传抄者夸大,应为八十岁差不多,即是说此处为一长寿之乡,平均寿命达到八十以上了,这才真实合情理。当然本人目前也不知宁武县管涔山区到底古代至今是否长寿之乡,有待确认。

现中国77个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江苏如皋、湖北钟祥、河南夏邑、溧阳、费县、三水、澄迈、万宁、麻阳蕉岭、岑溪等,广西广东最多,山东半岛、河南也不少。

全球五大长寿之乡: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马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第13山积石山:前一山西面就是宁武/五寨交界的芦芽山脉,从前一山沿芦芽山脉西麓往西南再拐向西共走直线20多公里,1日行程就到了岢岚/五寨/宁武三县交界处芦芽山(2700多米)和荷叶坪(2784米)之间南麓,积石山本人以为就是芦芽山,以山顶巨石堆积形似芦芽而得名著名,此处东流的为宁武县境汾河源头支流,西流的有岢岚县岚漪河源头的两条支流,北边神堂堡乡的叫北川河,南边王家岔乡的叫王家岔河,不知有无石门,倒是北川河源头有一村名水门,是否就是此石门呢?具体有待实地去探查。前面说过在上古“河水”并非都指现在的黄河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是山也,万物无不有”,芦芽山风景区“几乎包括了全国《旅游资源的划分与评定》中的大部分类型,可称中国各类景观的集中区”,物种极为丰富,区内有700多种植物、240多种动物,100多种名贵中草药称是世界少见的生态基因库。不仅拥有珍贵树种落叶松、云杉,而且是世界珍禽、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鸟-褐马鸡的主要保护地。

本人认为此积石山与《大荒经》和《海经》中的“禹所积石”,没啥关系。“禹所积石”应该是指禹组织人工去拆除因洪水泥石流造成的堰塞湖的积石坝,也就是用疏导的方式来减弱洪水的危害,笔者《大荒北经研究》中,推理东北大荒“有山名禹所积石,有阳山,有顺山,顺水出焉”,在顺平尧都东北方向上,顺水即保定市易县满城的漕河,古称舜水顺水,因刘秀征战河北曾于此坠崖危难,所以史书有载此河,有龙门洞龙门村,龙门以下又称雷溪,本人认为华胥孕伏羲之地雷泽即在此,舜渔雷泽亦此,所以又名舜水。笔者认为后来禹又在此治水,就是把洪水导致龙门河道、龙门洞堵塞的乱石搬移堆积到岸边做坝,疏通河道,加高堤坝,此一带就叫禹所积石山。后世有人把积石山与禹所积石山这两个名同意不同的概念搞混在一起了,一是自然积石、一是人工积石,还错误的认为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的积石山,如《尚书禹贡篇》"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笔者以为就当为易县满城漕河上的积石与龙门,但却搞到黄河干流,那是后世随后人扩散、地理视野扩大把地名带过去的,象昆仑山等等,这种情况太多了,笔者在文中会经常说到。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wei)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第 14山长留山:从前一山往西直线约20 公里,就到了岢岚县城东南附近。具体哪座山搜不到当地详细资料,待考。

上文说过,黄帝在平定太行山东边冀中华夏大本营后,制定扩展战略,重点是西方,留长子太昊玄枵镇守太行山东边大本营,而携次子少昊昌意和另子应龙等将士、还有嫘祖、少昊妻(西王母)等家属来太行山西边的晋北开疆扩土,后来黄帝返回东方并崩葬在保定大本营一带的满城县桥山,而留下少昊带队继续向轩辕之丘(管涔山)以西开拓,少昊以长留山一带为都,并死葬此处,少昊的神灵就永远留在此地了,是谓长留山。少昊孙颛顼则留在大本营陪伴晚年的黄帝,受到黄帝喜欢并着力栽培,黄帝死后,太昊少昊为免争夺帝位导致华夏大本营分裂,就都放弃帝位而都同意颛顼继黄帝之帝位,少昊自己也就没有返回东方大本营,太昊则守在滨海沧州一带,一东一西,夹辅保定大本营。哥哥太昊因为弟弟少昊大力开拓西方疆土,军政功劳已大于自己,颛顼又极有能力,所以对弟孙颛顼继中央帝位也是慨然同意支持,主动让出帝位,颛顼也很感激,后来就又让太昊玄孙帝喾继承为帝。总之一起选贤任能继续做大最紧要,这也应是吸取了炎帝黄帝兄弟间先相争后又相和的教训经验。

关于少昊陵在哪里?古今也有几种说法,其中以今山东曲阜的少昊陵最有名,但笔者以为应该是少昊的一些后代如莒国郯国徐国等向东南迁移到山东省带过去的,到周时也被视作东夷了,孔子曾向郯子问礼,也正因此古今一些学者说少昊也属东夷崇鸟部落。子孙有在东方的,祖宗就一定也在东方么?以后定前,显然不一定对。少昊子孙在晋中北陕北的有重、熙、修、该、蓐收、允格、台骀等,不比山东的莒、郯等更多更早么?若能在岢岚县一带发现4500年左右的史前大墓,按本人这猜想就有可能是少昊陵了。

"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按前文本人对帝与神关系的理解,帝非神,神为帝后之护卫,但有特例少昊既是帝又是神,做为其父黄帝之牵虎护卫长可为神,即昆仑丘之陆吾神,而后来独立西征又成为西方白帝。

“员神磈氏之宫”,本人认为此隗姓神当为白帝少昊之护卫神,生前为少昊亲近护卫官,少昊死后为少昊陵护卫神,隗姓的都当属炎帝系,与后来晋北陕北一带的鬼方也应有关系,前文诸脑山有槐鬼离伦、桓山有穷鬼,皆炎帝系。作者在此看到此神被供在一间宫室中,“主司反景”,是说这位护卫官还兼职负责为少昊观察纪录太阳的运行以确定一天的时辰和一年四季节气吧,少昊死后就留居于此做少昊陵之守陵人,且继续在此观测太阳运行吧。尧时天文官为羲氏和氏、中古称司天监钦天监、现称天文气象台长。2009年在此处乔家湾村发现了龙山时代窑洞建筑遗址,具体内容请看网上新闻《晋西北考古重大收获:岢岚县乔家湾遗址发现龙山时代窑洞式建筑》,那么这员神磈氏之宫可能就是窑洞式建筑,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

2021年在网上搜资料时,又看到岢岚南邻不远兴县有120万平米的恶虎滩乡白崖沟石城,大小仅次于晋南陶寺古城和陕北石峁古城,而年代据说可在前2500年左右,比陶寺石峁早,正与少昊从保定西行年代相当,地理上也正在笔者这《西次三经研究》认定的少昊所葬长留山西南20多里地,所以本人认为白崖沟石城可看作少昊之都,兴县还有多处类似的石城遗址,笔者就此认为皆少昊系所为,少昊坐镇此处,再向西方陕北和南方晋中调兵遣将分封子孙拓张,才出现石峁和陶寺这样更大的边疆重镇、繁荣的商贸物资交流中心。

“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文就是花纹,明清至今,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许多鸟兽灭绝了,待考。

“是多文玉石”,可能是类似现今多彩如画又似玉的大理石一类石头,待考。

本日作者只走了20公里,应该是前几日走的多些又很累了,所以在此多休息休息,祭拜一下少昊陵,顺便参观一下少昊陵护卫神员神磈氏曾居之宫。祭拜少昊,也应跟到昆仑丘祭拜黄帝一样,是此行的另一项既定使命公干吧。?

相关内容参见本人其它上古史研究文章。?

柱天踏地是成语吗,柱天踏地的拼音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