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秋,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90后宝妈,如果你也喜欢用温柔的文字记录生活,那就右上角“关注”我吧↗
经历过疫情之后,很多人生活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躺平”,虽然躺平是一种压力的释然,但是当躺平心态来临的时候,你就停滞不前了。
歌德说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我们倡导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自己,提升自己是为了什么?
①丰盈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②面临选择的时候,不再是道听途说,而是有自己的能力独立思考。
③对于自己圈子的选择,有主动权,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④提高生活容错率,活得更自在,更有尊严。
了解了提升自己能力的意义,要知道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是首位,那怎么做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呢?这两点精心总结的建议,记得收藏!


提升思维。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思维不一样,看待一件事的角度就不一样。我们在遇到一件事时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你看到男人纹身,那这个人就是社会小流氓。
你觉得学历低的比较肤浅,长得丑的有安全感,女人穿得少的就是作风不良。
如果给你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种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然后告诉你这两张照片里有一个人是通缉犯,那往往这个丑陋的人会被选中。
这些都是思维习惯,这种标签化的思维习惯往往是以自己为核心的思维习惯。这种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偏执会让你受困于思维定式里。
这种思维定式带来的效应就是,当你遇到困难时,就觉得这是道坎,过不去,于是选择逃避。这种思维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恶性循环。害怕困难-逃避-接下来又一个困难-再逃避。我的脑子长在我自己的身体里,但是它却无时无刻地控制我,这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很大部分人都是在底层思维里。
什么是“底层思维”,所谓的底层思维是最贴合内心的,就是你开始思考就做出的决定,这就像人与人、人与物的链接,很简单很直接。但是我们要提升这种底层思维就进阶到了逻辑思维,底层思维是开始,逻辑思维就是晋升。
拿做自媒体来举例子。我做了一个公众号,开始只是想分享一些观点和读书笔记,当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以后,我的粉丝量有了提升,我开始把公域流量引流到私域流量,做社群接广告,做自媒体运营的经验分享,然后采用知识分享的方式打造个人IP品牌。
逻辑思维的底层逻辑来源于用户量,用户量的本质来源是知识分享。
也就是说,你只是从开始内心的“底层思维”开始分享,进而通过思维的转换,把你平时也在做的事情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地方,并且利用优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那如何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各行各业精英总结的观点来说,培养阅读、写作和思考的习惯会帮助你提高思维能力。
有人说,“我是社畜,我没时间去阅读,况且这是一个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的事,我做不来。”
那我劝你可以写作试试。这也是我加入写作行列开始一直做的事。
写作不需要什么成本,你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即可,又或者一部手机,一个电脑。
怎么做?
每周先利用十几二十分钟,把你想写的事罗列出来,什么都别想,先写下来。
然后筛选出你今天最想说的一个主题。
接下来围绕主题提出4个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再深入进行论述。
比如:
今日主题:5月份的目标
1.5月份的目标是什么?
2.怎么样去实施?
3.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4.应该怎么做?
又比如:
今日主题:美食
1.为什么今天对美食感觉如此强烈?
2.减肥期间不吃饭对什么有没有坏处?
3.轻食和健身的选择?
4.健康饮食习惯也可以和美食共存吗?
其实逻辑框架出来了以后,思维就清晰了很多,就像盖大楼,地基打稳了任由你添砖加瓦,整体只会越来越清晰,不会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
这一周你就围绕这一方面思考这个主题,查阅一些书籍和看一些材料,最后通过整理把这个主题写完整。
这就是提升我们思维的方式,通过一些手段让自己的思维处于活跃当中。


养成学习的习惯。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定目标,先养成一个去学习去探索的习惯。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想学习,想看书却看不进去?就比如你看到对你有用的文章,随手一收藏,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件主动的事情,短时期内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想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主动学习带来的能动效应。
很多人抱有“低成本高回报”的想法,视频游戏能够很快获得轻松愉悦的快感,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大脑,告诉你很容易就获得了快乐。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付出去学习,因为学习需要执行一段时间才会有回报。
能够使用内驱力去执行的人往往都有较强的自律能力。那我们怎么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感呢?
首先就是要有目标,并且制定短期的目标,是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我觉得这个就跟带领小朋友去阅读一样,任何爱好的发展首先是兴趣,因为有兴趣所以愿意去通过实践去解决。
比如,这个阶段你想减肥。你的目标是一个月减重10斤,你的方法是通过健身或者轻食的方式。
比如,我准备高分通过考研政治。我的目标是政治成绩达到70分。我的方法是先查找考研政治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找到适合自己高效的学习方式,按照阶段性计划实行。
这两种举例方式,都是我亲身实践的。
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先从小目标开始,如果目标定得太大,比较不容易完成,反而无从下手。就拿写文章来说,我们只知道机械化的写文章,却不知道写文章的意义是什么,那完成起来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张小鸣的《高效学习》里说,人很奇怪,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追求结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未来达成这种满足感,就愿意去付出去坚持,这完全是靠意志力产生的。但是人的意志力有限,当它耗尽之后,就很难继续学习。
我这个月参加了付费打卡的写作营,之所以参加付费打卡,主要是想用金钱来督促自己写文章。在加入写作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定目标。
在《微习惯》这本书中提出,当你给自己定一天只锻炼5分钟的时候,往往你会锻炼30分钟。甚至可能都已经躺下睡觉了,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做运动,那起来做几个俯卧撑就完成了任务,这么容易完成的事情可能接着会再做几个仰卧起坐,这种获得感就会增加很多,进而你就发现你本来定的目标是5分钟,结果每天都是30分钟的运动量。
我在月打卡营里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完成12篇文章,每篇文章800字,而我每篇文章输出的可不只有800字,往往写着写着就超额完成任务。
在机械化完成目标之后,我就在想,我自己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我写作的意义在于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刺激输入,通过输入提升自己不断学习的能力。
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得到成就感,当我们最开始设立目标的时候,同时设立奖励机制,比如当我完成几篇文章,读过几本书,又或者完成了月总结之后,可以奖励自己一顿美食,或者看剧放松一下。
俗话说,有目标才有方向,有刺激才有动力。我们选择用奖励的方法刺激内在驱动力,从而使得目标愈来愈近。
我在备战考研的时候,每天都是枯燥的,而使得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每天中午的一顿美餐并且在吃饭的时候可以看几集电视剧。
在外看来这是浪费时间,但是在我看来,我一定要先完成上午的既定计划,那心里的那种期待就使得我上午的学习非常高效有动力,在完成既定计划之后,适当的放松是为了下一次更高效的学习。
学习的时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效率。我们如何利用时间这是一个难题。
我平时会利用碎片时间看公众号的文章,有些文章引起共鸣时,就点赞收藏,还有看书的时候遇到金点金句要及时记录下来,这个习惯也是便于定期总结时方便回顾。
人要想提升自己,就要用心去总结,当你把复盘当成一种习惯之后,在下一阶段的实际行动中就会知道自己匮乏的地方,能够有更精确的目的去改变现状。

好啦,今天就到这了!今天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希望能给你一些启示。觉得有用的记得收藏点赞哦。
作者介绍:海秋,一个学医的在职宝妈,拥有自己的公众号【海秋的格子屋】,希望碎片时间给你带来提升和治愈,如果你也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那就一起交流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