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干部拒腐防变需严格自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参加公司“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律为基他律为绳——浅谈年轻干部拒腐防变的“双轮驱动”》。围绕“年轻干部拒腐防变更需严格自律还是组织上严格管理”这一辩题,结合我们财务工作的实际,谈谈我的思考和体会。
我认为,严格自律与严格管理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必答题。自律是内因,是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他律是外因,是保驾护航的坚实屏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年轻干部廉洁从业的“防火墙”。
一、固本培元,严格自律是拒腐防变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年轻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扣在何处?我认为,它就扣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扣在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便是自律的源头。
对于我们财务人员而言,每日面对的是流动的资金、繁杂的账目和敏感的数据。可以说,我们是离“钱”最近的人,也是最容易受到物质诱惑考验的岗位之一。每一笔支付审批,每一次预算核定,每一张报销凭证,都不仅仅是数字的跳动,更是对我们职业操守和个人品行的无声检验。倘若内心没有坚定的准绳,缺乏“见利不惑,见欲不乱”的定力,就极易在推杯换盏中迷失方向,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溃不成军。
一些年轻干部之所以“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对党纪国法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纪律意识淡薄,敬畏之心缺失。他们或许业务能力出众,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围猎”,却因内心防线不牢而一触即溃。正如古人所言,“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堤坝出现了裂缝,那么外界的洪水无论大小,都可能瞬间冲垮一切。
因此,严格自律是防线中的防线,是防火墙底层的核心代码。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三个常在”:一是理论学习常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做到知纪、明纪、守纪,让纪律规矩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二是自我反省常在,每日“三省吾身”,时常审视自己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看看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是否守住了廉洁底线。三是敬畏之心常在,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我们手中的每一分钱,都不是自己的,背后是国家和企业的信任与重托。这种敬畏,能让我们在行使权力时多一份审慎,在面对诱惑时多一份清醒。?
二、防微杜渐,严格管理是拒腐防变的“外部保障”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人性有其固有的弱点,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拒腐防变,既要靠年轻干部严格自律,还要靠组织上严格教育管理。”这深刻揭示了组织严格管理,即“他律”的极端重要性。
干部出问题,组织失教失管失察的责任不可推卸。一个有力的佐证是,许多落马干部的忏悔录中,都提到了“当初如果有人能及时提醒我、狠狠批评我一下,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充分说明,严管就是厚爱,监督是最大的关心和爱护。组织的严格管理,就像一道坚固的堤坝,能够在思想滑坡的初期及时挡住决口的风险。
首先,严格管理能做到“抓早抓小”,防止“蚁穴溃堤”。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这些“小事小节”开始的。组织通过常态化的谈心谈话、提醒告诫,通过民主生活会上真刀真枪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在其滑向深渊之前猛拉一把。特别是对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等“四风”问题,必须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坚决防止由风及腐、从吃吃喝喝演变为权钱交易。
其次,严格管理能做到“全程监督”,压缩“寻租空间”。作为财务人员,我们深知制度流程的重要性。严格的预算管理、规范的招投标程序、透明的采购流程、严密的内控审计,这些都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将监督触角向“八小时之外”和线上延伸,紧盯资金拨付、资产处置、项目结算等权力集中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根据中纪委国家监委2025年上半年通报的数据,超过60%的年轻干部腐败案件,都与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这警示我们,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最后,严格管理能做到“利剑高悬”,形成“强大震慑”。组织的严格管理,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教育监督,更体现在对违纪违法行为的“零容忍”。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能够时刻提醒我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种高压态势,为所有年轻干部划出了清晰的“红线”和“高压线”,使其不敢腐、不能腐。
三、同向发力,自律与他律是辩证统一的“最优组合”
《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马克思也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他律”。
严格自律与严格管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相得益彰的。
一方面,严格管理涵养自律风气。一个单位如果“明规矩”立得住、“潜规则”没市场,如果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盛行,那么年轻干部即便有心洁身自好,也难免被裹挟其中,“随波逐流”。反之,一个拥有强大监督体系和清廉政治文化的组织,会不断为干部注入“清廉疫苗”,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免疫力,将外在的约束要求,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组织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列为必修课,就是在为年轻干部的内心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泉,帮助其净化思想、锤炼党性。
另一方面,严格自律提升管理效能。任何制度和管理都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总会存在一些“真空地带”。此时,干部的自律就成了最有效、最可靠的“防火墙”。一个内心干净、严于律己的干部,会主动将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生活。他们不仅能管住自己,还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环境。当一个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具备高度的自律意识时,组织的管理成本将大大降低,管理效能则会成倍提升。
因此,自律与他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必须同向发力、协同驱动。他律为自律指明方向、划定边界,自律为他律提供根基、填补盲区。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拒腐防变的闭环管理,实现从“不敢腐”的震慑,到“不能腐”的约束,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