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某市“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工作的汇报

于某某市“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工作的汇报
    尊敬的某某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十五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初步思路、重点任务、项目谋划及需协调事项,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规划是发展的蓝图、行动的纲领。“十五五”时期是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某某的关键五年。做好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对于保障发展、保护生态、服务民生、支撑全市重大战略落地至关重要。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前期已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研判
    (一)“十四五”工作回顾与评估
    “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聚焦“两统一”核心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取得阶段性成效: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成为全省首批获批的市州之一。县级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有序推进,“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部分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同步推进。
    2.资源保护红线持续筑牢: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强力推进耕地恢复,完成年度任务。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不断规范,绿色矿山建设取得进展。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保持高压态势,违法用地用矿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3.资源要素保障精准有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用地保障机制,全力保障了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的合理用地需求。特别是保障了常益长高铁、重点产业园区扩容、公共卫生补短板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大。
    4.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得到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取得实效。完成了一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5.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初步构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质量稳步提升。实景三维某某建设启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考验,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层次问题: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压力长期存在,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任务艰巨。生态保护红线内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矿产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需进一步协调。
    空间资源约束趋紧:城镇开发边界增量空间极为有限,“十四五”末已接近规模上限。“十五五”期间新增建设需求旺盛与空间增量指标严重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存量土地盘活潜力巨大但面临权属复杂、成本高、动力不足等难题。
    规划传导与实施效能有待提升: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传导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区域详细规划覆盖率和时效性不足,影响项目落地效率。规划刚性约束与弹性适应之间的平衡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
    资源利用效率仍需提高:部分区域、园区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效益仍有提升空间。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进入“深水区”,难度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挑战: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需深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有待健全。科技赋能(如实景三维、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力量和技术支撑相对薄弱。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更高站位落实国家战略: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战略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十五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更严要求坚守红线底线: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将持续加压,要求我们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制度。
    更大压力保障高质量发展:我市“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战略的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乡村振兴等,对土地、矿产、空间等资源要素保障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需求。
    更实举措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双碳”目标,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必须依靠改革赋能、创新驱动,在规划管理、资源配置、产权制度、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十五五”自然资源与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与核心目标(初步构想)
    基于以上研判,我们初步提出某某市“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主线。聚焦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空间需求四大核心任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全面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某某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和要素支撑。
    初步考虑的核心目标(需进一步论证细化):
    1.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得到全面有效实施,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覆盖率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基础更加牢固。
    2.资源保护更加有力: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牢牢守住上级下达目标任务,耕地质量稳步提升,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重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湿地、林地等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率达到XX%以上。
    3.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高效: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优先保障重大战略、重点区域、重要产业和民生项目需求。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XX%。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与绿色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4.节约集约水平显著提升: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产业园区亩均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取得重大突破(力争盘活存量用地XX万亩)。绿色矿山建成率大幅提升。
    5.生态修复取得重大进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实施,重点区域生态功能有效提升。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完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修复项目。
    6.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实景三维某某基本建成并深化应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高效运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基本建立。法治化、信息化、精细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任务与项目谋划(突出落地性)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我们初步谋划了“十五五”期间拟重点推进的八大行动及支撑项目(项目库持续动态更新中),力求任务具体、项目可操作:
    (一)国土空间规划深化实施与传导行动
    项目1: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项目。建立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主要目标、空间布局、约束性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预警纠偏,为规划动态优化完善提供依据。
    项目2:详细规划(含村庄规划)全覆盖与动态更新项目。重点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重点片区、近期建设区域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全覆盖。结合城市更新、产业升级、重大项目落地需求,有序推进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更新。优化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强化实用性,服务乡村振兴。
    项目3:重点区域/流域专项规划深化项目。编制或修编环柳叶湖区域、高铁新城片区、德山经开区及周边区域、沅澧水流域(某某段)等关键区域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深化细化空间布局、功能引导和管控要求。
    项目4:规划管理规则与技术标准体系完善项目。制定完善规划条件出具、用地预审与选址、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等全流程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提升规划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二)耕地保护提质增效行动
    项目5: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工程。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目标新增及改造XX万亩)。二是耕地恢复与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科学稳妥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在生态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三是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布设覆盖全市的耕地质量监测点,实时掌握质量变化动态。
    项目6: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与优化调整项目。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推进零星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配合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内非耕地问题整改。
    项目7:田长制智慧监管平台升级与应用项目。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体系,升级田长制APP和信息化监管平台,运用遥感监测、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能力。
    (三)资源要素精准保障行动
    项目8:增量指标精准配置与重大项目保障攻坚项目。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精准配置机制,重点保障纳入国省重大项目的清单、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重大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成立专班,提前介入,全程服务重大项目用地报批。
    项目9: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攻坚项目。一是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清零”行动:分类施策,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消化存量批而未供土地。二是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依法依规,加大处置力度。三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重点推进老旧厂区、城中村、旧城区等区域的再开发(目标盘活低效用地XX万亩)。四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项目: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增加乡村振兴用地保障渠道。
    项目10:矿产资源保障与绿色矿山建设项目。一是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围绕建筑石料、石膏、芒硝等我市优势矿种,开展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摸清家底。二是砂石土矿集中开发与保障基地建设项目:优化布局,建设若干个大型现代化绿色砂石基地,保障重大项目需求。三是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项目:全面推进生产矿山绿色矿山达标建设(目标达标率XX%以上)。
    (四)生态保护修复攻坚行动
    项目11:西洞庭湖(某某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项目。重点实施湿地植被恢复、水系连通、外来物种治理、鸟类栖息地优化等工程,提升湿地生态功能。配合推进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相关空间管控措施。
    项目12: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集中力量对鼎城、澧县、石门等重点区域的历史遗留矿山实施系统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功能(目标修复面积XX万亩)。
    项目13: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项目。积极争取纳入省级乃至国家项目库,谋划实施一批跨区域、跨要素的系统性修复工程,如沅澧水流域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提升、太阳山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等。
    (五)节约集约用地提升行动
    项目14:产业园区“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化项目。完善园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实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政策(如用地、用能等),倒逼园区和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项目1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项目。编制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完善地下空间用地权属管理、规划许可等政策,鼓励城市综合体、交通枢纽等区域立体开发。
    项目16: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完善与管控项目。修订完善工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强化项目准入和供地环节的用地标准审查。
    (六)基础能力强化升级行动
    项目17:实景三维某某建设项目。完成全市域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建设,构建高精度、高鲜度的实景三维时空信息平台,为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生态修复、灾害防治、智慧城市等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
    项目18: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强化系统在规划审查、用途管制、监测评估、执法督察等方面的应用深度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规、以图管矿”。
    项目19: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提升项目。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推进专业监测点建设全覆盖,实施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提升“人防+技防”能力。
    项目20: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完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国土变更调查、地理国情监测、森林资源调查等的精细化、自动化水平。
    (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行动
    项目21: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深化项目。探索建立资源清单、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等机制,履行好所有者职责。
    项目22: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覆盖项目。基本完成全市重点区域(如自然保护地、水流、森林、草原、湿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清晰界定产权主体。
    (八)法治与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项目23:自然资源法治化水平提升项目。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复议应诉机制。深入开展自然资源普法宣传。
    项目24:规划用地审批“放管服”改革深化项目。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走深走实。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四、面临的突出困难与恳请支持事项
推进“十五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任务艰巨,挑战巨大,亟需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协调,恳请在以下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强化规划权威与统筹协调:恳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要求各级各部门各类专项规划、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2285.html